红军足迹犹在 天堑已变通途

01.08.2016  17:36
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 原江界河渡口渡轮。 陆玉珊 翻拍 一列动车从贵广高铁黎平段月寨大桥疾驰而过。彭庆模 摄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经80年沧桑,当初的山中野径、泥泞小路,已经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长征路沿线的百姓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起,中国交通报推出系列策划《长征路上看变迁》,寻访长征路沿途的老党员,请他们讲述几十年间身边交通出行的巨大变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转战贵州,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伟大篇章。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先遣队奉命西征,9月进入贵州省黎平县,10月在印江木黄与红三军(即后来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他们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改变前进路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把敌人远远抛在湘西。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危险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经过的地区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中央红军先后取得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战役的胜利,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红军途经贵州的黎平、遵义、安顺、毕节、盘县等40多个县(市),本期邀请黎平、瓮安、习水的三位老党员,讲述长征路数十年的交通变迁。     昔日“铁脚板” 今日“铁公机
  讲述人:65岁老党员孙振远
  地点:黎平县永从乡永从村     “10多年前,我送女儿去贵阳上大学,得先坐两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到县城,再坐10个小时的大巴才能到贵阳。女儿晕车,在车上吐得一塌糊涂,现在想想还是心疼。”黎平县永从乡永从村65岁的老党员孙振远回忆,“现在从我家到县城才半个小时,这得感谢县交通运输局的同志把路拓宽了,还铺上了沥青。”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也丰富了他们的出行方式。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采访间歇,孙振远一直念叨着这句词。红军长征时他尚未出生,但是几十年间,红军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孙振远不时说出三五场景:“陈靖将军在他的著作《红军在贵州的三进三出》中,提到毛泽东的这首《十六字令》就是在我们黔东南州黎平写的。”     在孙振远的印象中,贵州因山而名,但有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受山阻隔。陪伴他整个成长岁月的,是山路弯弯九曲回肠。红军长征依靠“铁脚板”冲出重围的艰苦,孙振远特别能体会。在一代人的心中,落后的交通条件一直是黎平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     2005年起,黎平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孙振远一路见证了从“铁脚板”到“铁公机”的发展过程。     黎平县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县公路总里程达32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2公里,国、省、县道1090公里,乡、村道里程达到2082公里,基本形成了较为通畅的公路网络系统。     2005年,黎平机场建成通航;2012年,厦蓉高速公路黎平段通车;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运营,黎平“两高一空”立体交通网由此形成,这也使黎平由偏居贵州一隅的“边城”变为贵州南下两广、东进两湖必经的桥头堡。     交通改善带来的变化,在旅游业发展上立竿见影。     “2014年,我们的门票收入仅500多万元;2015年,达到了1000多万元。贵广高铁2014年年底通车是分水岭。”黎平县肇兴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门票收入翻番的背后,是游客成倍增长。     高速公路则让人充满期待。“贵州县县通高速,自驾游来黎平的不少。”黎平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厦蓉高速公路在广西境内段通车后,黎平旅游将进入“两高”拉动旅游的全新时代。     如今的黎平,正因为交通的畅达逐渐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依托“铁公机”构筑的跑道,黎平县人民在同步小康的快捷道路上奔跑。
  从5天到2小时,赤水河畔80年
  讲述人:93岁老党员罗明先
  地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     “现在说到交通,哪个都高兴!当年的小路不好走,红军可辛苦了。现在的交通条件好了,老百姓有福了。”这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之第一渡所在地、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老街的93岁高龄老党员罗明先的一番感慨。     老党员罗明先是亲历红军长征时期的人,是当地的“袍哥”。他现在还清晰地记得,1935年12月,红军走着泥泞的小路来到土城镇。而现在,遵义途经土城到赤水市的遵赤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美丽乡村小康路”也已通村联组进户。     “我们年轻的时候,从土城去遵义要走5天的路,后来有了汽车也需要七八个小时。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只要两个小时就到了遵义。另外,在土城镇还修了一个小型直升机停机坪,旅游飞机隔三差五地来,可热闹啦。”罗明先喜笑颜开,小八字胡不时地翘动。     除了遵义至赤水高速公路,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的战略部署,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已于今年5月全线贯通,是目前国内里程最长、功能最完善的快慢系统组合的旅游公路。这两条公路的开通,给沿线百姓提供了方便,也为贵州黔北融入长江经济带,拉动黔北、川南经济融会贯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川黔两省正在积极规划四川泸州经贵州赤水至贵州遵义高速铁路,打通黔西北通往川南经泸州长江带,和四川向南经贵州赤水、遵义至贵阳到珠三角的高铁通道。     绵延于云、贵、川三省,经贵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的赤水河全长523公里,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闻名于世。贵州省赤水河航道管理局局长廖寿平介绍,狗狮子至合江河口78公里是“全国文明样板航道”,下一步,他们还将加大航道管理力度,确保行船安全的同时,保护好河流生态,全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养路人曾是泥巴路的“公路纤夫
  讲述人:瓮安公路管理段江界河养护站站长,52岁的党员杨志友
  地点:瓮安县江界河     曾有红军“三过”瓮安的故事——193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瓮安猴场召开“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成功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周恩来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瓮安县江界河曾经是红军长征强渡乌江的红色老区,今年52岁的党员杨志友就居住在这里。     杨志友是瓮安公路管理段江界河养护站的站长,他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谈笑间不失公路人的纯朴。“以前经常听犹家坝村的老人们谈起红军强渡乌江的情景。”杨志友说,那时,红军为突破乌江天险,跳入江水搭建浮桥通过,争取了北上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为使乌江河两岸的群众来往便捷,在红军曾经搭过浮桥的犹家坝村附近,建起了江界河渡口渡轮。每天往返渡运数十辆车,改变了旧式过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来往行人。     1983年,杨志友接过父辈的养路事业,参加了江界河船班工作。“那时公路还是泥巴路,交通极不方便,这条省道205线(马遵线)是黔南遵义两地区连接的要道,周围群众和车辆只能通过渡轮才能到河对岸。我们每天都上船工作,大家还戏称我们是‘公路纤夫’呢。”杨志友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渡轮已不能满足公路快速发展需要。1995年,在瓮安县城以北48公里的震天峡谷中,建成了连接南北的江界河大桥。     大桥通车后,原江界河渡口被撤销,船班的工作人员也分流到各条干线公路的道班。用杨志友的话说,他这辈子的工作与桥和路结缘,都是在红军曾经走过的路上工作服务,他感到很自豪。     “过去的公路是典型的砂石泥路,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满地泥浆,公路建设养护条件是常人不可想象的。”杨志友感叹。     如今的瓮安,交通条件大为改观。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客运班线83条,城市公交39辆,开通公交线路4条,完成通乡通村沥青路建设49条392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167公里,乡通沥青路率达到百分之百,实现了村村通客运班车目标。     如今的瓮安,红军长征曾走过的羊肠小道和当年养护的泥路已被整洁、宽阔、平坦的二级、三级沥青公路取代,瓮安已悄然成为了黔中腹地的“大十字”。随着贵阳至瓮安等四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瓮安与外界实现了快速连接,进一步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瓮安至马场坪快速铁路已开工建设,瓮安机场也已得到相关部门批复。不久的将来,瓮安“立足黔中,融入贵阳,连接成渝,面向珠三角”的目标将实现。     一条路、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当年红军在瓮安强渡乌江、与百姓亲如一家的故事仍在杨志友的心中惦记着,他听着红军的故事,沿着红军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传承和践行着红军精神。 作者:刘叶琳 柴英 韦志胜 刘莹 杨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