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家国情怀谱出《红旗颂》——专访著名作曲家吕其明

03.10.2014  19:03

新华网上海10月3日电(记者许晓青、吴霞)1949年背着根据地发放的小提琴从山东跟着部队一路辗转走进上海城的“红小鬼”吕其明没有想到,在他后来的音乐生涯中会谱出一曲《红旗颂》。

这部创作于1965年的管弦乐序曲,近半个世纪来被广为传播,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的现场一次次奏响。2009年《红旗颂》不仅成为国庆大阅兵向世界直播的序曲,在天安门广场的队列中还有整齐划一的士兵演奏这部作品。

回想创作心路,年近85岁高龄的吕其明不禁老泪纵横。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他向记者详尽介绍了这部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

红旗颂》是“国歌音符的延续

1965年,接到交响乐《红旗颂》创作任务时,吕其明已经35岁了。他是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十分活跃的青年作曲家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吕其明先是在电影厂的乐队拉小提琴,而后从事作曲工作。1956年,他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一首脍炙人口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受到观众好评。

在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活动开始前几个月,我接到了创作主旋律作品的任务,当时指挥家黄贻钧先生提议这个曲名就叫《红旗颂》,我开始很紧张,但是老前辈们都鼓励我,我开始动笔。

在创作《红旗颂》前,吕其明就对交响乐作曲一往情深,他曾脱产到上海音乐学院接受专业作曲和指挥培训长达7年。

“《红旗颂》怎么写、写什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沉入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形成一个历史与现实、理智与感情的碰撞,我就想在这个中间找到一个切入点。”

后来,他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找到几个重要的音符元素,又从曾经接触过的各地民歌中寻找灵感。“对我来说,《红旗颂》是‘国歌音符的延续’,红旗在天安门上迎风舒展,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他情不自禁哼唱起来。

我把对父亲的怀念,也融入了创作

红旗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革命奋斗,而这面红旗上,也有我父亲的鲜血……”吕其明坦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把对父亲的怀念,也融入了创作”。

1940年,瘦瘦小小的吕其明才刚10岁,就跟着父母和姐弟冒着抗战烽火连夜从老家安徽无为县逃往中国共产党位于淮南地区的一处抗日根据地。

那时,吃、穿等条件都艰苦,乡亲害怕日本军队随时打过来、日伪的人也会随时追杀过来,我脑海里今天依然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深夜,黑漆漆的夜,全家没命地跑,跑到光明的地方去……”说到这里吕其明热泪盈眶。

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曾经是一名国民党员,后来加入共产党,长期从事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在新中国诞生前,不幸被捕遇害,留下诀别诗。早年作为文艺兵加入新四军大家庭的吕其明,把对父亲的依恋和对革命的向往交融在作品里。

作曲家的创作中,有大的‘家国情怀’,也有个人经历的因素影响,《红旗颂》的情感表达,也是如此。”吕其明说。

耄耋之年瞩望《红旗颂》走向世界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几乎就在同期吕其明的交响组曲《使命》公演,再度引起关注。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自己虽然80多岁了,还是要用音乐为国家做一点事。

他说,继《红旗颂》之后,他没有停下艺术的脚步,他为《庐山恋》《城南旧事》等电影作曲,还以白求恩、焦裕禄等的事迹为主题进行创作。

他的一个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在2006年被收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次年卫星发射,在绕月时播放。“我想这是我晚年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比获得很多奖杯奖状更重要。”吕其明说。

今天,当人们陶醉在《红旗颂》中时,可以听到嘹亮的“集结号”吹响,随后转入辽阔而流畅的弦乐声部。吕其明说,明快的号声象征着开国大典上天安门竖起的第一面红旗,寓意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而中后部分的抒情和进行曲,则代表1949年后的中国,行进在大道上,国家迫切需要向前进,渴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到访中国的外国音乐大师纷纷选择指挥《红旗颂》,曾多次来华指挥《红旗颂》的祖宾·梅塔将自己使用过的指挥棒赠与吕其明,这也成为这部传奇作品走向世界的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