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花岗区扎实创建“全省文明城区”纪实

26.06.2014  16:00

  群众舞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核心提示

    凤凰山连绵不绝,小龙山、金狮山点缀其中,湘江河由北向南缓缓流淌,这一片秀山碧水,浸润着黔北明珠——红花岗。

    红花岗区是黔北经济、文化、物流、研发、居住中心以及黔北旅游集散地,是黔北优秀人才最集聚、金融活动最活跃、市场商贸最繁华、信息交流最迅速、人文历史最厚重、最富吸引力和魅力的城区。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高度。红花岗——这颗黔北明珠,吹响了创建文明城区的进军号角。

    近年来,红花岗区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创建“全省文明城区”作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省文明城区”创建之路。

    改善百姓生活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红花岗区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工作做起,脚踏实地把中心城区建设这件最大的实事办好,最大的好事办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脉动,与这方水土相生相伴。

    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道路舒展了“皱纹”,一面面干净的墙壁告别了“黄褐斑”,人人争当文明表率,处处闪耀文明光辉……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群众息息相关,修筑每一条路,改造每一条街道,新建每一个小区,都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

    红花岗区把“四民社区”创建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服务居民,不断深化“四民社区”内涵,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紧紧结合广大群众的诉求,以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切入点,坚持“工作不拒,问题不掩,责任不推,成绩不争”的工作理念,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安民,“”字当头群众更有安全感。红花岗区深入开展治安防控“织网行动”、治安乱点“清除行动”、严打犯罪“雷霆行动”等十项行动,“两抢一盗”案件警情数同比下降33%,重大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1.3%,全区群众安全感达到92.38%,同比上升5.27个百分点。便民,行胜于言从细处想群众所想。全区围绕社区“便民服务360°”、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便民工具屋、爱心超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三关”工程等,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狠抓“便民社区”创建工作。乐民,精彩活动提升修养强身健体。依托“欢乐进社区”平台,各街道以社区阵地、社区文娱队伍、社区项目和社区活动为主体,以形成政府倡导、居民群众主导的机制为保障,建设社区文化阵地,成立群众文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推进“乐民社区”创建。康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齐欢喜。全区以“一建双创”为契机,围绕发展社区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和关注居民身体健康,2013年城市人均纯收入2231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9134元,扎实推进了社区居民全面奔小康的步伐,强化“康民社区”创建。

    红花岗区不断加大软硬环境建设,为在这里的每一位居民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2年以来,红花岗区累计投入资金达9.5亿元,完成了75项建设工程,建成了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群众工作服务中心等一批设施先进、外观优美的标志性建筑;建成了市民广场、河滨长廊、法制公园等一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配套了一批专业市场、过街天桥及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完成了街道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人均绿化面积达到9.6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8%,亮化率达100%。

    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群众息息相关。2007年以来,红花岗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双创一巩固”为契机,大力开展空气质量整治,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整治取缔了城区所有10吨以下烧煤锅炉,彻底取缔了辖区所有土法烧洁窑,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上的经营性燃煤炉灶基本杜绝,利用两年时间开展了规模以上餐饮业油烟整治180多家。

    2013年,贵州省“保护喀斯特地貌、呵护一江五库”环保志愿者启动仪式在红花岗区举行,在全社会广泛兴起了开展环保志愿劳动、清理水面垃圾等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的热潮。近年来,红花岗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硬隔离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洛江河清淤、蚂蚁河综合整治工程,湘江工业园区段河道治理、岸边景观打造,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家乐、违法违章建筑及重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河道水系得以沟通,沉淤污秽得以清理,河流将红花岗拥入怀中,红花岗人得以临水而居、亲水而憩。

    锻造城市精神

    物质文明聚集“”,精神文明锻造“”,红花岗区以“形神兼备”树立文明城区新形象,实现文化的公益性、惠民性、服务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让普通百姓享受文化生活、展示演绎才华。

    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素质,红花岗区深入开展“书香红花岗”创建,创刊发行《红花岗文艺》、开通“书香红花岗”手机报、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营造出“全民阅读”浓厚的学习氛围。创新开展“道德剧场”巡演活动,以“百姓事、百姓言、百姓演、百姓道”为主要形式,引导市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进而推动道德感染力辐射到社会各领域。目前,“道德剧场”已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巡演20多场。广泛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实施好典型示范、道德传播、阵地建设、文明创建“四大”工程,大力弘扬“仁、义、诚、敬、孝”,在全区开展整治“懒、贪、奢、浮、愚”。

    红花岗区利用户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大型活动场地,常年开展广场舞、民间表演、乡村文化大舞台、欢乐进社区等活动演出上百场次,各社区、民间协会结合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立了“夕阳红”独竹漂、女子军鼓队、中老年腰鼓队、健身操队、秧歌队等文艺表演队伍,多次参加“多彩贵州”歌唱、舞蹈等系列大赛,并获得团体、个人多项奖项。打造精品剧目《心系国防》继续进行文化演出新长征,在铜仁、黔南等地巡演达55场。免费开放各类文化设施,开展对业余文艺团体的辅导和培训,为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红花岗人的血脉中有爱的基因,全社会都主动加入到文明关爱行动中。结合“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志愿服务行动,红花岗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了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关爱贫困学子的“我的大学梦”爱心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女孩行动”、“爱心车队”、“爱心中转站”等爱心品牌在红花岗区遍地开花。

    围绕“制度化、规范化、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招募、注册、培训、活动开展,有效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引导志愿者长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渠道增加投入,在物力、财力、人力方面大力支持“遵义社会义工协会”发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文化。2013年,区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加入社会义工协会,卓先顺获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哥陈远华荣获“第十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截至目前,全区志愿者协会达到20个,注册志愿者41194人。

    文明城区创建,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胞工程,在这里,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文明创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提升全民文明素养。红花岗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引导市民“积小善之行、怀中和之心、成大德之人”。积极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优秀事迹宣传片展播”、“优秀事迹宣讲”等宣传活动,在全区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弘扬新风正气,摒弃陋习邪气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市民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目前,全区共设立机关、企业、行业、学校、社区等类型“道德讲堂”102个,总堂1个。同时,积极创新“讲堂”形式,充分结合“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志愿服务等载体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推出“道德讲堂”之集体婚礼、成人礼、退休礼、感恩礼等仪式,真正让“道德”融入群众生活,“讲堂”伴随人生成长,提升全区文明程度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道德素质,在全区形成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道德讲堂”、“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列活动如和煦的春风,绽开百姓心头文明花朵。

   展示窗口新形象

  透过红花岗区的每一扇窗口,每一句标语,每一次活动,每一张笑脸,您都可以从中看到这个城区美不胜收的文明风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红花岗区委、区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了“健康成长工程”、“就业增收工程”、“养老服务工程”等民生工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红花岗区开展的“民情大走访、民生大改善、民心大联结”的“三民”大活动,在全区生动上演。这项活动旨在服务民生、关怀民生、帮助基层困难群众。为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红花岗区建立健全了以生活困难帮扶金、医疗救助金、就学救助金、就业帮扶金为主要内容的“四金”以及群众评议干部、组织评议干部“两评议”等制度,发动全区机关干部担当群众工作特派员,开展对全区66万人的民情大走访,广泛收集民意、诉求,帮扶济困,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区千家万户。

  为让文明服务更优质高效,红花岗区高度重视各行业道德建设,对单位、部门政务服务布置及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各窗口单位从业人员文明用语,讲普通话,衣帽整洁,接待规范,优质服务,对社会实行公开承诺,彻底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群众满意率逐年提升。各商业门店、站所服务设施齐备,证照齐全,商品一律实行明码标价,从业人员熟悉业务,做到了应知应会,便民服务。质监、工商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商品(产品)管理制度,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建立信用“红黑榜”发布制度,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餐饮一条街”、“医德之星”、“文明集市”、“文明工商(个体)户”、“文明企业”等创建活动,培育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倾情祖国的未来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红花岗区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文明创建的首要位置,春风化雨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着力培养未成年人优秀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

  红花岗区利用各种纪念日搞好主题教育,开展好“祖国好·家乡美”系列主题活动,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三生:生命、生存、生活;四爱: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师长;五心: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五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等主题活动,推荐“童心向党”以及童谣传唱视频节目分别在中央、省文明网展播5个和14个。建好、用好、管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城市学校少年宫”,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所,启动十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其中,长征小学、深溪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分别被评为2013年省、市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办遵义市新雨学校,致力于挽救违法少年或“问题少年”,办学2年多来,经学校教育正式结业特殊学生171人,其中,返原校就读79人,到各种职业学校就读35人,重返社会而自食其力者57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采访手记

  文明城区创建是一次锻造,创建的队伍百炼成钢。

  红花岗区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督查指导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确保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目标考核机制严格实行,年终进行专门考核、奖惩兑现,使全区上下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督查指导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专项督查内容,列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内容,实行“三令”(白牌整改令、黄牌告诫令、黑牌辞职令)督办,促使文明创建督办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舆论监督机制把文明创建各项行动置于市民群众监督之中,在新闻媒体设立曝光、问政、监督专栏,形成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体系,确保了党委、政府文明创建工作政令畅通。

  2008年以来,红花岗区连续获得两届全省文明城区称号,并作为遵义市主城区为遵义市连续6年参加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及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文明创建之路永无止境,文明创建步伐永不停歇。红花岗区将在文明城区创建的征途中,继续坚持创建为民、全民创建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以更大的创建业绩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以更多的文明成果惠及广大市民群众,让文明之风吹遍名城的每一个角落,让黔北明珠红花岗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美丽光彩。(洪轩 本报记者 欧阳隽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