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总量增速看贵州发展量变与质变

06.02.2017  21:33

  经济总量增长10.5%,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3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同时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降成本700多亿元,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财政、企业、居民三大收入同步增长;

  ……

  2016年,贵州经济数据快速攀升的背后,是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

  10.5%的增速后劲有多大?贵州走出了怎样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新路?

  “长板”与“短板”一强一补:扬长补短,精准使出“组合拳”,演绎发展“辩证法”。

  沪昆高铁全线通车后,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大数据运营中心通过数据统计,得出有趣的结论:在这条快速通道上,到贵州2次以上的外省旅客占总客流的一半左右,浙江、云南入黔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引发全域旅游产业热潮——这便是贵州在“长短板辩证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写真。

  过去一年,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成为贵州“热词”,既是方法论,又是路线图,推动全省走向更有质量、更见效益的升级转型。

  大数据战略行动开花结果,大数据长板越做越强。

  贵州省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和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功举办数博会。发布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和大数据工程包。高通自主服务器芯片、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等落户贵州省,货车帮等企业迅速成长。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3%,电子商务成长指数居全国第1位。政府数据“聚通用”省市两级481个运用系统迁入“云上贵州”。

  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大旅游长板全域推进。

  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成功举办外交部贵州全球推介会等重大推介活动,《纽约时报》将贵州列为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多彩贵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正以良好的美誉度风行天下。11个县市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长41%和43%,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1800万人次。

  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底线越守越牢,大生态长板优势渐显。

  贵州省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暨绿博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专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作出了“五个绿色”、“五个结合”的重大决策。设立“贵州生态日”,新增16个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国家安排贵州省退耕还林477.4万亩、居全国第1位,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

  大扶贫战略行动首战告捷,脱贫攻坚短板强力突破。

  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6个贫困县、60个贫困乡镇摘帽,1500个贫困村退出。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万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惠水“五个三”经验。省领导“一对一”定点包干帮扶20个极贫乡镇。获国家批准设立3000亿元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以上用于支持农村“三变”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44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实施规范化技能培训,在1300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点,为10.28万就地脱贫人口整治13.76万亩优质农田。对158万“两无”人员实施政策性兜底保障。

  一批标志性、惠民性重大项目建成、开工和列入国家规划,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齐。

  “中国天眼”、贵阳至昆明客专、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仁怀机场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贵阳至南宁客专、盘县至兴义高铁、贵阳机场三期工程、黄家湾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万公里高速公路网加密规划启动实施,乌江航道全线通航,中型水库建成投运的县达到63个,30个县通天然气管道。14座大型水库、96座中型水库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数量居全国第1位。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加快打通,“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完成投资445亿元。

  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好事惠及百姓、温暖人心,教育医疗事业短板精准发力。

  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31.7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新增38个县基本普及15年教育、18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4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16.89万儿童吃上营养午餐。率先为全省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国家委属医院和对口帮扶城市医院帮扶66个贫困县人民医院。完成329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19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远程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32.5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

  “为狠抓强长板补短板项目化落实,省发改委已会同省直25个部门建立了“三长三短”项目库,陆续发布了三大基础设施、大数据、大生态和四大经济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工程包。”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介绍,在去年四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三长三短”项目投资额占比均在80%左右,完成投资占全省投资近七成。(记者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