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奋进贵州的行动宣言

04.12.2015  15:50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调;绿色发展,是奋进贵州的新行动宣言。

  站在“十二五”、“十三五”的交汇处,贵州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感受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以绿色发展为路径,着力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将生态建设寓于整个经济发展建设中,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爱“绿”,懂“绿”,用“绿”。贵州的新行动宣言,贯穿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兴产业定位生态友好

  11月24日,贵阳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落户贵州,释放出贵州加快推动更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结构、配套产业集聚,促进更多节能、环保、清洁项目在贵州落地的信号。

  良好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依托生态优势,贵州提出,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走资源集约型、生态友好型发展道路。

  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

  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实现弯道取直、寻找一片“蓝海”、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在数据集聚、融通、应用等方面快速起步、抢占先机,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如今,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已经具备将大数据上升为重大战略行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贵州计划,不仅要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引领和促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更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各行各业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健康产业生机勃发——

  山好水好资源好,大健康医药产业已成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大健康医药产业舞台上,贵州迈出自信步伐,走向产业前沿。

  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重点发展中医药种植、药品研制、医疗器械制造;发展以“”为支撑的保健养生产业,重点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身、康体养生、温泉养生四大业态;发展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建设西部重要和全国知名的户外运动中心。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围绕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300多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资源要素集聚的发展新平台。

  文化旅游产业渐次铺展——

  奇山秀水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宜人气候与绿色生态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与人文造化完美结合。贵州全力建设国际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特色文化交流高地。

  新型建筑建材业迅速崛起——

  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贵安新区、安顺镇宁、黔西南贞丰、铜仁思南等10多个石材产业园“无中生有”;500家现代化石材生产企业,让深山顽石变成财富。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2%,全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全省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数达326个,全省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2.2%。

  保护环境守住生态底线

  站在乌江渡电厂坝址下34号泉眼污水处理站,只见高浓度含磷废水经过中和池、熟化池、沉淀池、过滤池,直至达标排放,进入滚滚乌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程于今年2月正式投用,乌江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乌江水质将得到切实改善。

  乌江污染治理见证着贵州的坚定信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十二五”时期,成为贵州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

  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争取国家批准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强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完成造林面积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82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

  预计淘汰落后产能3783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贵阳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颁布《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市场化保障机制。

  ……

  如今,生态建设在贵州遍地开花。在贵阳,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每年一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向全世界传播;在毕节试验区,一个个曾经“不适宜人居住”的村寨建成了美丽乡村;在铜仁和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相互交融,成为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在黔南和遵义,以湄潭翠芽和都匀毛尖为代表,打响了贵州绿茶的地域品牌……

  绿色,是贵州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未来五年,贵州将围绕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守住增长速度、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和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加快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高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提升森林覆盖率,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一个美丽贵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并进,已成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途径。

  地处贵州北盘江南岸河谷地带的贞丰县顶坛片区,耕地零星破碎,水源奇缺,95%的面积为石旮旯,环境恶劣、土地贫瘠。

  因地制宜,改善生态。如今,顶坛片区花椒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年产花椒1700余吨,辐射带动周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乡镇种植花椒4万亩,生态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多年努力,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

  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81个,认定产地1706个,贵州农产品绿色生态、品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都匀毛尖、湄潭翠芽、大方皱椒、织金竹荪、罗甸火龙果、修文猕猴桃、威宁洋芋、从江香猪、黔北麻羊、关岭黄牛、长顺绿壳鸡蛋等83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

  绿色富民,绿色强省。贵州近几年的发展证明,只要思路对头、路径对头、方法对头,在加快发展中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完全能够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十三五”时期,是贵州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贵州决战决胜扶贫脱贫、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冲刺期。贵州,将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绿色贵州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