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践行 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好“贵州领跑”

17.03.2015  18:22

        花溪十里河滩
        石漠化治理区种植的金银花、花椒等被农民称为“致富之花
        林茶相间
        雷公山保护区雷公坪沼泽湿地
        茂兰保护区洞腮河
        加榜梯田
        台江翁密河
       
        中国的生态大省在哪儿?在贵州。当生态文明成为2015年的关键词,所有的目光都投注到了贵州身上。而抒写美丽中国的贵州篇章,总书记专门作出明确指示: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使贵州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破除发展与生态对立的“魔咒”,指示可谓正切中要害,自此,贵州切实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初步探索出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统一起来的新路子。如此大谋略、大手笔,既是贵州极富前瞻眼光的科学决策,更是信心和勇气的全面释放。绿色新城的崛起,唤醒了贵州这块沉睡的生态宝地,也让贵州吸引了中国乃至世界翘首关注的目光,生态文明的理念也送至贵州的边城角落。
        群林披翠,万山青葱,莽莽苍苍的绿林向贵州注入着不竭的生命活力。然而,先行先试,贵在持之以恒,生态文明理念虽已在贵州生根发芽,但要让“绿色贵州”这张名片越发亮丽,贵州仍在不懈努力: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凸显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坚决;率先划定生态红线,为保障“长江、珠江”两江生态屏障安全,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未雨绸缪;羊年伊始,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省市县乡村同时举行……
        三条战线汇聚成一点,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前景。2015年,中国生态文明的蓝图已经绘就,贵州的号角率先吹响。作为领跑者,贵州必将时刻保持着爬坡上坎的压力感、生态为民的使命感、争创一流生态省市的责任感,在生态文明的漫漫征程上砥砺前行。

攻坚克难,擦亮“绿色贵州”新名片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毋庸置疑,绿色生态是贵州崛起之路,也是贵州若干年后超越江南最大的资本。
        绿色,象征着跃动的青春、永不磨灭的希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之色。在贵州,深沉的黄土地孕育出清新的绿,万亩生态林在春风中摇曳。黄与绿的冲撞融汇让贵州有了丰富的色彩组合,泥土的亘古与浪花的奔涌演绎出动人的雄壮交响。
        2015年伊始,“绿色贵州”这张新名片也即将在众望所归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当天,贵州省各地8万余人走上山头,挥锹培土义务植树40余万株,掀起新一轮植树造林高潮。
        作为贵州生态保护建设中酝酿已久的重头戏,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仅仅成为贵州年度热词,更是落实习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要求的重要举措。
        在2014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贵州省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省的宝贵资源、发展优势,要树立绿色GDP理念,制定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继续朝天蓝水净的目标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在今年的两会上贵州省省长陈敏尔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迅速行动中,“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也由一个新热词转化为切切实实的行动,带动黔中大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的热潮非常高涨,我们统计了一下,到目前为止全社会造林480万亩,投入的资金达到了30个亿。”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说。
        而截止于此,贵州踏上生态保护、绿色建林的道路已达十四年之久,十四年坚持不懈,十四年风雨兼程,让“绿色贵州”这张名片越擦越亮,越擦越鲜明起来。
        “经过不懈努力,我省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森林面积超过1.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为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陈敏尔日前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据2014年有关数据显示,贵州省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在全国均排名前列。
        然而,成绩面前困难却未曾减。贵州省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地质地貌独特,生态基础十分脆弱,造林绿化一直以来都是贵州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过去不同,贵州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的难度不小: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基本已经造林绿化,剩余造林地大多偏远、分散,石山、半石山多,土层瘠薄,石漠化程度深,造林施工和抚育管护成本高、难度大;劳动力资源短缺,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各级财力紧张,投资标准较低;气候异常情况有可能增多,对确保造林进度和质量的影响较大。
        “越是石漠化的地区,老百姓越是迫切地希望加快绿色发展。”3月8日,在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活动上,敖安强工程师表示,贵州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水源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做好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工作,将为整个区域提供健全的生态保障机制。
        于是乎,即便剑指荒山,贵州依然迎难而上。
        在2014年的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赵克志提出,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现有1042万亩宜林荒山的绿化,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50%,到2020年超过52%。
        陈敏尔在去年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要求,各地要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像抓交通、水利建设大会战一样抓造林绿化规划的实施。近日,陈敏尔在六枝特区调研时强调:把兴修水利和造林绿化两件大事办好。
        2014年10月下旬,贵州省相关部门正式批复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计划到2017年总投资19亿元,完成1042万亩荒山造林任务,并通过视频会议,对县乡村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绿色家底逐年厚实,“绿色贵州”新名片越来越亮丽。从今年起,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将以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实现森林经营水平和管护成效显著提高,城郊、村寨、通道、园区植被景观效果明显改善。力争到2017年,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1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300万亩,辐射带动12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古树大树保护率达到100%,全力让贵州大地绿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

”字当头,守护“绿色贵州”的根基

        森林,是贵州任何地方都绕不开的话题。比如说贵阳:《读城记》中曾写道,作为一座典型的高原山城,贵阳其实有着它自己的风采和特色。耸立的山峦,不大的规模,使它颇有些南方精壮汉子的味道;灵秀的黔灵山,绮丽的花溪,又使它很有些山地俊俏姑娘的风情。
        这样的评价,无疑体现出贵阳的爽气,体现出“新贵阳”的清凉。按照近两年相关数据:历经40余年建成的第一环城林带,长70公里,宽1~7公里,总面积13.6万亩。2001年,贵阳市又启动第二环城林带建设,形成长304公里,宽5~13公里,总面积达132万亩的新环城林带。
        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的一举一动似乎更具代表性。贵阳的森林景观更是贵州林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谈及2014年贵州林业的傲人成绩,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毫不掩饰喜悦之意:“造林绿化快速推进,完成营造林面积454.45万亩,为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420万亩的108.2%,其中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29万亩,比2013年增长125%。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全省森林面积达1.29亿亩,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10亿元,比2013年大幅增长。
        一系列的林业建设成就不可小觑,一方面,它们让贵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使得生态优势已然成为贵州的“招牌优势”。然而另一方面,保护这些成果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一些地方乱砍滥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使得贵州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更让贵州守卫和保护千辛万苦建设起来的一个个绿色地带和绿色奇迹面临巨大压力。
        林业生态绝不容践踏!贵州生态底线绝不容践踏!省委书记赵克志2014年8月22日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明确提出了森林保护“六个严禁”要求。
        2014年9月20日起至2015年3月20日,贵州在全省开展严禁盗伐滥伐林木,严禁掘根剥皮等毁林活动;严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严禁烧荒野炊等容易引发林区火灾行为;严禁擅自破坏植被从事采石采砂取土等活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造成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
        “六个严禁”掷地有声,既是贵州坚决贯彻总书记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省各族人民向毁林违法行为发出的战斗警报,也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地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如既往,该行动得到贵州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2014年9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各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大力度推进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贵州省确立了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和机构,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任省联席会议召集人,17个部门联合推进“六个严禁”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在省林业厅下设办公室,负责本次专项行动的总体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结合全省林业工作实际,贵州省林业厅制订下发了《贵州省林业系统实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就明确工作职责、案件摸排和管理、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多部门联动机制等14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此外,贵州省检察院及时印发了《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履行职责为“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通知》,要求全省检查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参与“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其他相关部门也正在依职责开展工作。
        “”字当头,坚守底线。把生态优势保护得更好,贵州的开放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才更有魂力、更有生命力,发展的底线也才能守得更稳、更好。“自‘六个严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贵州各地通过群众举报、部门移交、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全省涉林案件进行全方位摸排,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全省林业系统已开展巡山护林14.68万多次,摸排出各类林业案件线索7973起,目前已经查结7244起。2015年将会继续推进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保持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高压态势,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金小麒表示。

一笔生态红线,点亮贵州人的生态情怀

        守住生态底线、生态红线的划定至关重要。
        一道红线,契合了贵州强化生态保护转变发展方式的整体布局。一道红线,彰显了贵州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主要优势。
        实际上,贵州是一个生态脆弱区,要守住生态的底线,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保住绿水青山,即“加快转型”。而目前,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急需呼唤有效发挥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意志,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红线管理,使生态红线如人口红线、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一样,作为硬约束、硬指标、硬杠杠来执行。
        由此,贵州身先士卒,一笔挥下,画下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第一道“生态起点线”。
        而将全省30%以上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林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这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兑现的第一个“最严承诺”。
        划定一道红线看似简单,对于贵州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应有之义。金小麒表示,贵州划定生态红线的自身缘由有三,“一是由于林地、森林、公益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石漠化土地、古大珍稀树木等在我省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次是因为今年7月起实施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主要包括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质量、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物种保护程度指标内容;三是九条红线涉及的指标中有相当部分是国家对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些红线指标都是我省主要的省情指标。
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具体的红线指
标为: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不少于1.32亿亩,森林面积保有量不少于1.32亿亩,森林蓄积保有量不少于4.71亿立方米,公益林面积保有量不少于8891.39万亩,湿地面积保有量不少于31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不少于1890万亩,物种数量不少于现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古大珍稀树木保有量不少于现有古大珍稀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5.2%。
        九条红线,条条分明,为贵州刻画下了崭新的生态建设理念。
        按照上述内容和指标,贵州省林业部门将全省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迹等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中的林地、湿地及禁止开发区以外的国家和地方公益林地等重要区域划为生态红线区域,覆盖面积达9206万亩。其中,一级管控区1198万亩,包括全省一级国家公益林地和所有湿地;二级管控区8008万亩,包括红线区域内一级管控区外的公益林地。
        林业生态红线的划定对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忧,红线划定是否会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林业生态红线的划定总体不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当然,从局部来看,红线划定以后,对于部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有一定影响,为此,从2007年起,中央和省财政就实施了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尽管补偿标准不高,但随着国家和地方财力的逐渐增强,加上生态移民、赎买等多元化补偿机制的建立,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以及财政补贴等多项政策并举,广大农民从经营生态林业的获利会逐步提高,这样,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将成为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成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黎平说道。
        不得不提的是,划定生态红线仅仅是开始,如何保障生态红线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
        对此,黎平表示将对生态红线区域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对于一级管控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对于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一级管控区林地和湿地的,必须严格审核并依法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禁止其他建设项目占用一级管控区的林地和湿地。严禁随意调整国家级公益林的性质、面积、范围或降低保护等级。对于二级管控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管理,严禁实施影响管控区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一笔生态红线,点亮了青山绿水,更点亮了藏在贵州人心里的生态情怀。生态贵州,红线为上。生态红线划定,是生态保护理念赋予贵州的新任务,此番任务落地,红线起笔,必将呈现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产业、践行绿色生活的新气象。谋定而动,贵州已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期盼这一系列探索能走出一条青山绿水常在、资源永续利用的绿色崛起之路。
(文/李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