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苗妹公司投资3000万建“非遗博物馆”

27.11.2014  14:27
 
  11月18日,凯里苗妹公司旗下投资3000万元的“苗妹非遗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家集民间工艺品生产、歌舞演艺、餐饮、茶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又添“力作”。

  博物馆收藏了100余件自明、清以来苗、侗等民族服装和手工刺绣品,其中一些服饰上的绣法在民间早已失传,成为存世孤品。通过这些藏品,可以窥见苗侗服饰的演变历程。76件民间古家居用品和152件老银饰品中不乏古代婚床、轿子等大件生活用品。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苗侗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场景,为研究民俗的传承和演变提供依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苗妹公司总经理欧阳珍珍介绍说,苗妹非遗博物馆呈现给大家的不是一次简单的展示,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苗族文化的关注。

  早在2010年3月创立之初,苗妹公司就依托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底蕴,把“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视为己任,坚持“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创造性地将非遗技艺和产品研发生产相结合,开发出了富含文化内涵的民族工艺品,主要产品有银饰手工艺品、苗绣、蜡染及民间手工艺品等。

  年近古稀的纺织工人欧小六是剑河人。4个月前,这位在家织了几十年布的老人成了苗妹公司的一员。“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进厂打工。”老人说,这里包吃住、每月工资1500元,自己的这碗手艺饭吃得很香。

  目前苗妹公司有绣娘四、五百人,其中长期为公司服务,按月领取薪酬的有70余人。除手工生产外,苗妹公司还引进了现代技术,采用先进设备开发机绣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机械化也进入到该公司的主营产品——银饰品的前期生产之中。后期还要对银锭进行精细的纯手工雕刻、打磨、抛光、扁丝……目前公司有银匠师傅200余人,其中20多人在基地工作,按月领取薪酬。

  在凯里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环境下,苗妹公司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与现代市场共赢之路。公司现有“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黔东南州九黎苗妹工艺品公司”、“苗妹非遗博物馆”3个实体,围绕服饰和银饰,开发了上千个品种,与1000多户农户合作,共同生产高中低端产品,去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去年,苗妹公司获得了“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基地”等荣誉。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