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成为贵州文化产业新增长极

24.07.2015  13:0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尤其对于贵州而言,文化与旅游融合,将活化历史,丰富旅游,能够让文化更生动,旅游更精彩。

  随着县县通高速及高铁时代来临,贵州各地“可进入性”越来越强,贵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全国少有的青山秀水及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如何抓住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发展新态势,是我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7月16日至17日,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文化产业基地、园区调度会召开,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全省各地各单位负责人实地观摩了安顺、贵阳等地多处文化产业项目,这些文产项目一大亮点就是与旅游进行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其中,以安顺市、花溪区及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最为典型。

安顺:文旅双赢擦亮品牌

  7月16日,观摩团先后观摩了安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天龙屯堡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秀区旧州古镇、贵州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黔中国际屯堡生态园核心区项目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保护开发项目、黔中国际屯堡生态园重点项目苗岭屯堡古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兴伟石博园、贵州省100个旅游景点建设项目之一多彩万象旅游城。在旧州、天龙、本寨、苗岭屯堡看小桥流水,品江南文化,观军事风貌遗存,喝大碗茶,听小嬢嬢唱山歌,给每位参会成员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从介绍中得知,近年来,安顺市紧紧围绕推进黔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实际,狠抓文化和旅游融合联合发展,决心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有别于省内其他市州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黄果树自然风光和大屯堡人文景点两颗明珠交融发展,大力推进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

  依托文化与旅游两大优势,安顺不断拓展“商、养、学、闲、情、奇”等文化旅游发展新要素,把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夜郎文化、红色文化、牂牁文化、“三线”文化等文化特色与现代旅游商品设计相结合,提高旅游工艺品的观赏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把绘画摄影、文学创作、影视拍摄与屯堡古寨、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要素相结合,努力打造特色艺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一批新兴文化旅游业态。坚持文化旅游的数字化挖掘、信息化装备、智能化发展、个性化体现,把文化产业的内涵优势与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紧密结合,通过建设文化园区、文化旅游小镇、文化旅游景区,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彰显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注重文化旅游精品的设计、研究和生产。依托大数据积极构建旅游信息化平台,建成智慧安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育健身、科考教育、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乡村生态等“六大旅游产品”,推进“互联网+文化旅游”战略,拓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实施,带动增加了“山里江南”、“云峰八寨”等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真正实现“大屯堡”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苗岭屯堡古镇”、“天龙屯堡大明城”、“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重大项目二期加快推进;黄果树瀑布节、龙宫油菜花旅游节、格凸河国际攀岩交流大会、镇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坝陵河大桥跳伞国际邀请赛、格凸探秘丛林穿越挑战赛等重要节庆赛事的成功举办,使文化旅游品质有效提升。

  如今的安顺,实现了人文旅游品牌新突破。具有世界独特属性的屯堡文化依托黄果树、龙宫等5A级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黄果树、龙宫形成大旅游圈格局,就好似珍珠串成项链,实现了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新突破。以国际化和大旅游的视野,整合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把文化遗产特色优势转化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阿依朵》、《亚鲁王》、《玩灯唐二》、《屯堡人》等一批品牌歌舞节目相继问世并拥有一定市场。

  实现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新突破。努力挖掘86个乡镇、1007个村寨的文化特色内涵,形成“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涌现出石板井、石头寨等一批美丽乡村创建典型,打造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天龙村,中国最美乡村桃子村、滑石哨等乡村文化旅游精品。

  实现“文化+旅游=N”的新突破。打造出西秀区旧州镇、鲍屯村、黄果树石头寨等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鲜明等极具特色的城镇、乡村,建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旧州时光、黄果树石头寨等文化旅游精品客栈。建成了百花欢乐大世界、沙湾农业大观园等集绿色蔬菜生产、高端水果种植、花卉培育、观光旅游、文化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园。打造出地戏、蜡染、苗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屯堡服饰、木雕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创意产品。打造出黔中特色酒文化等,“三线”厂区向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旅游产品转型。

  第十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7月9日在安顺成功举办,如今,每天有数十万游客倘佯在秀美安顺、人文安顺。

  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专职副主任、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袁华告诉记者,安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机制上有创新,吸纳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二是内容上有提升,既挖掘文化内容,把屯堡文化做足做深做细,同时也做外延式扩展,使屯堡景区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三是管理机制上有创新,安顺提出打造大屯堡景区,与以黄果树为龙头的旅游景区融合发展,这将对吸引游客进入景区进行深度体验、延长产业链、消费链起到积极作用。安顺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上作出的探索和经验为全省提供了借鉴学习的模板。

花溪:以文促景创新升级

  7月17日,与会人员来到青岩古镇,对花溪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作全面调研。

  2014年,花溪区抓住第九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设在青岩镇的历史性机遇,加大以青岩古镇为中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共实施项目48个、总投资49.51亿元。完善了古镇交通路网,形成景区步行游览、景区慢行系统和景区过境交通环线的“三环”交通体系,实现了景区内外交通大循环。还全面实施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完善了标识标牌和服务功能。

  花溪抓住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机遇全面提升老城区。围绕甲秀南路、花溪大道和花溪迎宾馆、十里河滩、天河潭、大学城周边等“两路、六区域”梳理出区域整治、路网建设、景观提升、生态建设、立面整治和旅游文化项目131个,计划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分步实施。花溪公园进行提升改造,除对现有的36个景点进行保护及修缮提升,保护好文化文物景点外,还新增10个景点,完善服务配套,补充公园功能,充分展现“大花园、大溪流”的花溪公园新形象。

  花溪区发展旅游业,除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外,以青岩古镇为核心,坚持文旅融合,注重挖掘各种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拆除原来影响文物古迹的设施,恢复连通北城墙、西城墙,提升改造寿佛寺广场、两湖会馆,重新布展状元府、周恩来父亲曾居地等。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典故,制作文化旅游产品。先后编辑出版了贵州旅游文史系列花溪卷《高原明珠花溪》、《花溪印象》等,将花溪各景区的特色景观收入其中。近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和各省级卫视对青岩古镇、高坡苗乡、湿地公园等作了多次专题报道或展示。

  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丰富文化旅游活动。利用正月十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民间节日开展歌会、民族民间歌舞大联欢等活动,坚持举办“花溪之夏”艺术节,通过市场化运作,精心策划组织天河潭浪漫七夕活动和青岩舞狮、耍龙、跳花灯等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花溪区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文化资源“”起来,把“人气”变为“财气”。引进企业实施北门旅游综合体、南门文化旅游产业区、文凡·状元别苑超五星级酒店和张公馆恢复重建等项目。其中,青岩·寻坊项目是一个范围达13万平方米的产业集群,包含黔茶、黔酒、黔菜、苗药等众多参与体验式博物馆,各种风格迥异、不同档次的酒店、客栈、青年旅社,以及时尚亲水酒吧一条街,民俗文化一条街等。在古镇周边建设贵州第一个国际赛车场—贵州骏驰国际赛车场,含汽车赛事、赛车改装配件销售、汽车酒店等。联动贵阳孔学堂和湿地公园(花溪公园),充分利用孔学堂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放大平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优势,借助大成精舍酒店与中华文化研修园等建设,着力老城区的改造提升,打造文化商业步行街,建设山、水、城景区形态精致、疏密有致,融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主题文化旅游园区。

  发挥青岩古镇、天河潭、十里河滩(孔学堂)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以青岩智慧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集孔学堂、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青岩古镇、黔陶、高坡于一线的现代生态城市智慧旅游带。通过门禁、票务、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停车场建设,实现对景区智能化管理,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站、微信等智能化信息平台,向游客提供更多资讯服务,实现点对点宣传推介,吸引游客自觉延长到各景区的旅行时间,实现到花溪的深度游。借贵安“国家级新区建设”契机,加强与贵安新区联动、协作,共享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等资源,成为以“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共融的文化繁荣区、以山水生态景观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以大学城、经开区为依托的创业创新发展区。

多彩贵州风》:产品到产业的蝶变

  7月17日下午,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运营方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时谈到,互联网为文化和旅游的营销插上了一切皆有可能的翅膀,《多彩贵州风》深受其益。

  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诞生于2005年10月1日。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已坚持演出近3000场,巡演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全国20多个城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开创了贵州有史以来文化的远征,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全国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全国旅游演艺重点名录”等多个国家级称号。也深受海内外游客观众欢迎,多彩贵州风行天下,成为宣传贵州文化、促进贵州旅游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多彩贵州风》汇聚了来自贵州四面八方的独特民族风情。省旅游局授予“多彩贵州风”旅游形象大使称号,不少游客观看了《多彩贵州风》后,纷纷在微博、微信上评论:不仅享受了一场民族歌舞盛宴,还游览了贵州山山水水,好像一幅立体的文化地理画卷,让人们对贵州产生无限的向往与喜爱!

  《多彩贵州风》不仅仅是一部文艺作品、一台演出,而且也是一个旅游产品,注重与旅游链条上其他的产品互动。演出内容上与景区结合,挖掘景区民族文化、展示景区自然风光外,还和各景区组成文旅套餐产品,互动营销,推出文旅结合线路,联合营销、让利游客。和黄果树景区就形成了“黄天多”(黄果树、天龙、《多彩贵州风》)线路,和织金洞景区形成了“黄金风”(黄果树、织金、《多彩贵州风》)线路;还和屯堡、南江大峡谷、双乳峰都签订了文旅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协议。和景区互动收到了良好的互赢互惠效果。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产品营销渠道上,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与省内外的旅行社、办事处、导游紧密联系,形成深度合作。公司在贵阳大剧院精心设计了“导游之家”,聘请贵州资深导游老师,每晚免费和年轻导游一起交流学习,将各景区解说词、旅游产品亮点一一传授给现场学习的年轻导游。目前,全省已有千余名导游到“导游之家”学习、交流。同时和省内外的旅行社、办事处也建立了关系。使《多彩贵州风》门票营销的80%来自游客。

  在线上,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自游猫文化旅游销售平台,自游猫将线下的营销通过线上进行无限的时空拓展,将触角延生到省内外、海内外。自游猫不仅对《多彩贵州风》的网络分销和直销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在网上销售有景区门票、酒店、餐厅、工艺品,一切文化旅游链条上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旅游产业的标准化、精细化。

  高铁开通,《多彩贵州风》也随贵州旅游的繁荣更加火爆。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计划还将深入旅游目的地与景区开展合作,挖掘景区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拟在黄果树景区合作建立黄果树科普生态体验馆,将黄果树大瀑布2.3亿年形成的沧海桑田,拍成3D影片,在动感影院播放,增加黄果树瀑布旅游的新体验;和贵州省旅投合作,将推出浓缩雷山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妹榜妹留》苗族文化歌舞剧,成为雷山新景区的核心吸引产品;在毕节大方县,和大方县签订推出彝族歌舞剧《奢香夫人》的协议,将大方的历史文化挖掘,为景区宣慰府增添新的文化亮点;和茅台集团推出了百年纪念大戏《天香》,将与茅台镇工业旅游紧密结合,落户茅台驻场演出。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快速干道新建20190916)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快速干道加油站符合《贵州省新增道路加油加气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