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重新照进生命

04.08.2014  11:42

  刚下过雨的山间,空气格外清新,几个小伙子正在院子里打篮球;图书室里,有人在津津有味的读书;兴趣爱好室里,有人在练习书法。

 

  这是位于盘县火铺镇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目前所内共收纳戒毒人员1300人。

 

  采访过程中,18岁的小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2013年12月11日,刑满释放仅1月的小兰又被家人送到了盘县戒毒所。“那时候真是恨死他们了,把我送到这里来,还不如让我死了算。”说起当时的情形,小兰显得很平静。“现在觉得毒品真的太害人了。出去以后,我要找份稳定的工作,让爸妈享享福。

 

  据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时间最长为3年,戒毒人员刚进来时是15天的生理脱毒期。生理脱毒后,戒毒人员会面临法律法规、所纪所规、禁毒戒毒知识、基本礼仪、毒品考验等考试,合格后才能调入普通病房。

 

  转入普通区后,戒毒所根据戒毒人员的日常表现、劳动技能培训情况、提供线索的重要程度,对他们进行加减分,如果其在生理、心理、行为、认识和家庭关系修复方面评估合格,就可以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记者注意到,盘县戒毒所和其他的戒毒所有些不同,走廊上摆满了绿色植物,每一层楼都有着各的“主题”,比如康馨苑、新生港。

 

  “我们投入了10万多元对所里进行大面积绿化,由戒毒人员组成园艺花卉栽培种植小组,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还开辟了花卉种植试验地,做到花卉进病室,绿化进过道,树木进场所。每一层楼墙上的画、装饰都是管教民警和戒毒人员共同完成的。”盘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舒洪胜告诉记者。

 

  在离脱毒区不远的一间屋子里,有一个摆放着各类毒品的透明玻璃柜。

 

  “这是用来做毒品考验的。”戒毒所指导员柳秋萍介绍,戒毒人员在这里进行毒品心理依赖的脱敏测试和治疗。“反复进行脱敏训练,让吸毒者逐渐摆脱吸毒的冲动。

 

  和所有吸毒者一样,大高个老曹的脸色发灰。记者很难把这个一米八几、脸上写满紧张、胆怯的大高个,与“吸毒时间长”、“戒毒次数多”联系起来。

 

  1994年,技校毕业的老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他结识了一帮形形色色的朋友:“在好奇心的驱使和他们的怂恿下,我尝试了人生中第一口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97年,因为吸食毒品后神志不清后帮人打架,老曹背上了血债,他踏上了逃亡的道路。2000年2月,老曹实施盗窃时被抓获,数罪并罚,获刑8年。刑满释放后,老曹没找到工作,在迷惘、感伤中,再次回想起了吸毒带来的快感。

 

  “只有毒品才能让我忘记现实生活的不快。”老曹坦言。

 

  今年6月,老曹第5次被送到强制戒毒所。“这一次感觉他有些不一样了,表现很好。一问才知道他的大哥前段时间因为吸食毒品过量死亡,家里只剩下年迈的母亲。”戒毒所副所长代朝平说。

 

  “我得好好表现,争取早点出去,我妈还在家等着我呢。”老曹这样告诉记者。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黄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