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世界日报】贵阳论坛:绿色金融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17.07.2014  15:56

   刊于菲律宾《世界日报

  

  中新社贵阳7月12日电 (杨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12日举行了“可持续基础设施:如何让金融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分论坛。

 

  论坛围绕“什么是可持续发的基础设施”、“如何让融资促进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展可持续基础设施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和过程”、“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最佳案例”、“投资可持续基础设施从哪里开始”等话题展开交流。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城镇化过程相比,中国城镇化起点低、发展快,人口转移规模大,需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而单靠财政投入显然难以满足,需借助金融市场,建立一个规范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广泛利用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们认为:金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首先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不断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二是进一步改进金融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三是积极构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激励机制。  专家们表示,实体经济转型为绿色金融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金融部门要不断地拓宽服务领域、变革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促进金融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实现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专家们强调,激励是市场机制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引导资金更快地进入绿色经济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与融资可得性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中需要大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融资,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红利效应”——土地、房产增值、使用者付费增多,以及经济繁荣带来的一般税收增长,也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提供未来收入基础。 

 

  专家们认为,中国在扩大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的同时,关键是加快配套改革,增强偿债能力和债务约束,防范潜在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