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烈火见真金

14.06.2015  18:38
原标题:评论:烈火见真金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牢记使命,危难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勇于担当,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壮举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崇高使命与担当,体现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范。他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职责的恪尽职守的短暂一生,尽显我国当代共产党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及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英雄的义举决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有其长期的修养积淀和家庭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吉日嘎拉多年工作在基层,任劳任怨,工作在最艰苦的地方,留下了20多个类别的56本工作日记;在高日罕镇工作的4年里,吉日嘎拉走遍了全镇1473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48户牧民家,帮助牧民修路架桥、改造危房、建设标准化卫生室、活动室等,改善了镇内环境卫生和牧民居住条件;4年间,他为690户牧民争取到了通电项目;他用自己的名义担保贷款,为急需救治的病人赢得了抢救的时间;他为困难无助的大学生捐资助学……这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像一首首生命永恒的草原赞歌,在乌珠穆沁草原上久久回荡。

吉日嘎拉又代表了一群人。这群人有干部,也有普通牧民。这次参加扑火的就有300多名党员干部、武警战士、消防官兵、森警和300多牧民,烧伤、重度烧伤的就有12名党员干部和2名牧民,他们现在还躺在北京积水潭的重病房里。就在吉日嘎拉英勇牺牲后不久,又发生了一次火警,全旗党员干部和牧民又一次争先恐后地奔赴火场。吉日嘎拉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亲原是西乌旗主管牧业的一个副旗长,母亲是医生,平时都有写书和日记的习惯,长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规家风,让吉日嘎拉懂得了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责任、担当和遵循,以及对草原的敬畏与挚爱。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近在身旁;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发于民间,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深植于社会的寻常巷陌。每个个体的矢志努力,构筑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亦造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生根发芽的道德土壤。

对照吉日嘎拉这面明镜,党的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发展大潮,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中国经济网记者 罗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