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拥抱“高铁红利”

26.11.2014  17:42

    11月25日,当地群众来到贵广高铁昌明站广场,先睹为快,满心欢喜。贵州日报记者 谢强 周图钦 摄

    当地村民做出美味佳肴服务贵广高铁都匀东站建设者。贵州日报记者 谢强 周图钦 摄

    1000多名工人在贵广高铁龙里北站进行收尾工程施工。贵州日报记者 谢强 周图钦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26日电(记者 齐健)连日来,中国高铁捷报频传:高铁造出最核心部件,实现100%中国制造;继墨西哥之后,印度也向中国高铁伸出橄榄枝。

    然而,与贵州各民族同胞最息息相关的,莫过于中国高铁正在加速向西挺进。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因此呈现出新变化,让相对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拥抱“高铁红利”。特别是在“地无三尺平”的喀斯特高原,大山连绵起伏,峡谷深幽险要,我们不禁要向千千万万用血汗铸就“高铁梦”的建设者致敬。

     民族地区繁荣

    发展的动力源泉

    贵广高铁,是贵州跨入高铁时代的开山之作,是纵贯西部喀斯特地区的首条高铁。而它更显著的意义在于,这条沟通融汇西南腹地与珠三角桥头堡的人流大动脉,将刺激带动沿线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和观念革新。

    在前后多次的贵广高铁沿线采访活动中,记者亲眼目睹了榕江县一群七八十岁的侗族老人拿着DV拍火车;亲闻了贵定县昌明镇的71岁老人谋划高铁“美味生活”之旅:“去广州吃早茶,到桂林吃午饭,再在贵阳吃晚饭”;亲历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屯村由劳动力背井离乡的“交通死角”成为依托高铁站正在繁荣起来的“高铁村”。

    高铁还未开通,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前来贵州高铁沿线抢滩布局的客商已纷至沓来。高铁开通之后,动车将真正让沿线民族地区的人流、物流、商流“随风而动”。

    如果说“环贵高速圈”更多侧重于补齐沿边民族地区的交通“短板”,打通民族地区互联互通的血脉,那么即将开通的贵广高铁则让黔南、黔东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占尽与省会贵阳同步跨入高铁时代的先机,乃至区位更优越的“南部桥头堡”,引珠三角之“人流、物流、商流”为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