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贵州教育要做的那些事

14.02.2016  09:35

    走过“十二五”,迎来“十三五”,贵州教育要如何发力,实现教育现代化?近期召开的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为我们描绘出了详细的工作蓝图。

    2016年开始,贵州省教育不仅要“守底线、走新路、提质量、强服务,还要落实‘大扶贫’战略,坚持‘赶转改管争’,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守住优先发展底线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教育亦是如此。

    在2016年,贵州省将落实“三个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放需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和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其次,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300所农村幼儿园,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

    实施300所“全面改薄”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2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8%。

    今年,贵州省将争取出台《关于支持清镇职教城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清镇职教城基础设施和校舍建设,新增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同时,指导以市(州)职教园区为重点的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校舍建设,尽快完善办学条件。完成中职招生计划30万人,推进6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项目建设,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

    在高等教育方面,今年贵州省将加快推进花溪大学城二期建设,全面完成贵州大学校园建设工程,基本建成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

    2016年1月,《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出台,贵州省全面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民族预科班、双语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计划将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民族考生倾斜。并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科学稳妥推进双语教育,启动民族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双百”工程。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进一步拓展“校长提高计划”实施范围,扩大民族学校及民族地区学校的计划规模。此外,将建立民族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筹备成立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走改革新路

    改革才能为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在2016年,贵州省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按照《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完成重点改革任务分解工作。

    贵州省将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按照贵州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高考改革综合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和解读,并按照方案提出的时间表积极稳妥推进。

    同时,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完善中考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做好宣传和准备工作。遴选一批教育改革省级试点单位,启动一批教育改革工作。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也是今年贵州省实施教育改革的重点。贵州省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