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生实事铺就幸福底色

13.02.2015  10:51

  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促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直面民生关切,践行民生承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贵州省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到精准扶贫,从教育优先发展,到扩大就业成绩斐然。2014年,贵州省改善民生再现新亮点。17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大地上,一件件民生实事,正铺就贵州的幸福底色。

 

  “六个小康”打造美丽幸福家园

 

  用5年到8年时间,将贵州省广大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

 

  2014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广大农村,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小康路延伸致富希望。2014年,贵州省累计完成1.4万公里通村路硬化、油化,县乡道改造项目完工1307.7公里。

 

  小康水润泽千万群众。2014年,贵州省解决300多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农村耕地114.7万亩。

 

  小康房带来安居乐业。2014年,贵州省为1.4万个村35.6万户改造农危房,为1688个村近3万户建成小康房。

 

  小康电照亮山乡村寨。2014年,小康电新建1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2422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9004公里。

 

  小康讯提升发展速度。2014年,贵州省新增1600个村寨通电话、2300个村通宽带。开设了108个农村快递服务网点。

 

  小康寨营造美丽家园。2014年,贵州省累计在5540个村完成“三改”及庭院硬化70.8万户,建成一批垃圾收集处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

 

  贵定县星溪村,依托“金海雪山”品牌延伸效应布局小康寨建设,形成了集万亩刺梨种植园等集精品水果、蔬菜种植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带,从2012年至今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创收2000余万元。在印江自治县,互联网的进村入户,更给种茶大户陈正勇拓宽了销售渠道。如今,只要将自己生产的茶叶挂在网上,坐在家里就能轻松为茶叶找“婆家”。

 

  在六项行动计划的推进中,一个个美丽乡村应运而生,而美丽的内涵,不仅仅是硬件的提升,更饱含一个个村庄谋发展,奔小康的强烈自信。

 

  全力攻坚精准扶贫写就新篇

  2014年,贵州“扶贫攻坚改革推进年”。

 

  这一年,贵州扶贫攻坚成绩显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新增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7.2万人。

 

  精准扶贫,成为贯穿2014年贵州扶贫攻坚的关键词。

 

  机制改革,激发精准扶贫动力。2014年,贵州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顺利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紧锣密鼓实施,有效激发扶贫开发内生活力。毕节的“十子工作机制”,黔东南州的贫困户“个案管理”,六盘水市提出驻村干部“服务订单”,铜仁市实行“五访五问”驻村工作法,玉屏自治县开发了“民情信息电子管理系统”。精准扶贫新方式,在黔中大地百花齐放。

 

  建档立卡,找准精准扶贫聚焦点。2014年,贵州省将建档立卡列为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识别出贫困乡镇934个、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省市有信息平台”。玉屏自治县民情信息电子管理系统的一份份民情档案、民情地图,详细记录了每家每户房子多大、收入多少等30多项信息。“哪些人需要什么帮助,应该如何帮助,一目了然,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刚刚参加工作的驻村干部唐婧自信满满。

 

  驻村帮扶,凸显精准扶贫发力点。“六个到村到户”,掀起精准扶贫新热潮。2014年,贵州组建11590个驻村工作组,首次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两个全覆盖。一支支驻村工作组因地制宜,凝练出一个个驻村帮扶项目,在余庆县小腮镇迎春村,省科协驻村服务队带领群众,用5个月时间打通16公里长产业路,使林下养鸡规模从一年前的2000只迅速增长到5万只,产业路成为了村民的小康路。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精准扶贫,让贵州大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敞。

 

  创新机制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2014年,贵州省扩大就业交出优秀成绩单。

 

  创新机制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在贵州,发展惠民正不断落到实处。2014年年初,省政府首次印发《2014年贵州省就业工作要点》,进一步构建了全社会促进就业的“大就业”工作机制。引导和扶持百万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农民工创业园……贵州省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备。

 

  在贵阳,为微型企业量身打造的“金保贷”、“互助贷”等金融产品开辟金融扶持绿色通道,赛恩斯电脑城、云关冷链冻品批发市场等建立微型企业创业板块,吸引退役军人、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等创办微型企业。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成为扩大就业的主力军之一。随着“3个15万元”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14年,贵州省新增扶持微型企业20871户,注册资本27.85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1.4万人。

 

  2014年,贵州通过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等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05%,高于上年同期1.02个百分点。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不断掀起热潮,截至2014年11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年末在外就业831.32万人,其中跨省外出务工604.14万人,同比增长3.51%,省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27.18万人,同比增长11.48%。

 

  教育优先发展奠基美好未来

  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分别入住学生7.3万人和5.5万人。

 

  2014年的贵州教育,风景这边正好。

 

  “4+2”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3”计划的全力推进,贵州教育正在“”出加速度。

 

  这一年,贵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7所高校入驻花溪大学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9.4%。

 

  这一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80万农村学生。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7.27亿元。完成中职招生30.5万人。

 

  数字背后,是贵州学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是一个个教育园区的兴起。惠水县好花红幼儿园里,孩子们跟着来自惠水县第一幼教集团的骨干教师周贤怡,蹦蹦跳跳地做起了从来没有玩过的“大课间”户外活动,欢快笑声此起彼伏。清镇职教城吸引了中通金域云数据服务、阿里巴巴、西门子公司等高新科技产业项目落户清镇。这里的学子,将走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经济开发区、京东产业园、苏宁物流园和富士康贵阳科技园等园区和重点企业。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14年,白云等4个区(县)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完成农村小学校校通6780所、班班通4.5万套。全省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上线试运行。特岗教师招聘再居全国首位,极大改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进入2015年,贵州教育再次提出“新两基”发展新目标:到2017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贵州教育,踏上新征程。

 

  完善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底线

  2014年,贵州省社会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一系列民生举措,使百姓病有所医、困有所扶、住有所居。

 

  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

 

  一年来,参合农民因新农合政策而安心,患者为公立医院改善就医环境而舒心,百姓们享受到更多的医疗优惠政策和医疗保障。

 

  2014年,贵州省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石漠化区的18个县(区)实施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8.5万人。今年,贵州省还将增加7个项目县,覆盖人数预计超过12万人。

 

  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终末期肾病等24种重大疾病享受保障政策的共计71686人次,同比增长13031人次。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013年的280元提高到320元,个人自筹资标准从50元提高到70元。

 

  如今,行走嶂岭层叠的贵州大地,大山中的村寨,最好的房子是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里,家门口就医的群众享受着现代医疗设备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城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试点工作使患者可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预约安排就医计划,节省候诊时间,改善就诊体验。

 

  2014年,贵州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6.9万套、扶贫生态移民房4.3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万户。

 

  保障性住房工程,正在使中等偏低以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化解。隆冬时节,龙里县公租房小区,冬季的寒冷掩盖不了居民内心的喜悦。公租房小区居民唐永进正在为自己的小家添置家当,打算春节搬进新家。而在思源小区、龙泉小区等廉租房小区,居民已经自发组织举办了三届“邻里节”,自编舞蹈歌曲,表达在党的领导下,人们住上新房的好心情,同时也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2014年,贵州解决370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而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使贵州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底线,正在不断抬升。(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