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侧记

09.03.2018  14:32

  开放的贵州备受瞩目,而贵州代表团的开放日,更是国内外各家媒体关注的焦点。3月8日,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原本定的时间是上午9点,但7点半不到,会场里的记者席就开始“紧俏”起来了。

  摄影记者早早地抢占好了有利位置,架好机器。文字记者喜欢的前排位置已经坐满,笔记本电脑、本子、衣服、包等都成了占位工具,摆满了坐椅,一共有来自76家中外媒体的134名记者到会采访。

  贵州都市报记者问了几位同行,为什么如此关注贵州代表团的开放日活动,他们说,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两会的热点话题:贵州的扶贫攻坚、生态旅游,大数据……

  面对这么多来驻地发掘热点新闻的媒体朋友,贵州团的代表们也是信心满满,他们有一肚子话想说,正好借此机会传递贵州好声音。

  三组小实物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生产部副主任雷艳一身绚烂的苗族服饰,伴着身上银饰发出的“哗啦啦”的清脆响声,立刻就吸引了在场所有媒体的目光。

  “去年,我在上届人大代表最后一年履职中,通过三张芦笙场的照片给大家分享了非遗文化传承的苦和乐。今年,我给大家报一个喜,我们依托芦笙场的建设和非遗平台的搭建,目前对当地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动,我今天就是带着三千绣娘的喜悦和希望来到了北京参加两会。”雷艳说,今天用三组小实物,给大家讲三个小故事,也是作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要继续做的事。

  第一组实物一个苗族刺绣的发箍。这枚小小的发箍背后,是雷艳发起众筹修建芦笙场当地的阿妈和奶奶们一针一线绣的。“在当地,只有对自己的女儿才会亲手给她做刺绣。”雷艳说。

  第二组实物,是一组手工刺绣和银饰结合的文创产品。雷艳介绍,这组文创产品是与当地的扶贫企业一起联动家乡苗族妇女,把传统和时尚结合生产的民族创意饰品,目前除了在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市场。

  第三组实物,是一张双面绣的绣片。“可以作为披肩,还可以作为摆设品,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绣的是我们民族同胞的生活状态,她们告诉我这就是她们心中的乡村振兴,这就是她们最美好的愿望。”来两会前,绣娘们嘱托她一定要将她们制作的作品带到会场。

  这时,记者席上有记者小声地感叹:真漂亮!快披上看看啊!

  六幅桥梁照片

  “这幅是世界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北盘江大桥”、“这幅是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鸭池河大桥”、“这是镇胜高速坝陵河大桥,曾经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发言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也起身,向媒体记者展示了六幅贵州不同桥梁的照片。

  六张照片的背后,是贵州交通建设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我们还将诞生三个世界第一,欢迎大家到多彩的贵州做客。”高卫东掩饰不住自豪。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随后,记者提问环节开始。记者们有备而来、争相提问。中央电视台记者抢得“先机”,而后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相继提问。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负责人华茜也不忘将自己家乡万山朱砂制作的戒指戴在手上展示给大家,“挺漂亮的,对吧!”她的一席话,全场笑了起来,热烈的掌声随之而来。

  “贵州为什么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什么是‘五步工作法?’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亮点? ……”记者们提问直接,代表们回答得精彩。这场精彩纷呈的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持续了2小时45分钟。

  “贵州的代表特别自信,回答问题都很生动、具体。”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谭笑一边整理记得满满的笔记本,一边兴奋地说,对媒体而言,这是一个不留遗憾的开放日。

  当开放日活动结束时,现场的许多记者还意犹未尽,围绕当前的贵州热点话题,围在代表们身旁继续采访。(记者 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