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信息平台助农特产品销售

15.10.2015  14:22

  10月11日,黄平县旧州镇大碾坊村榜上组村民杨光明在房前的空地上晒稻谷,金灿灿的稻谷发出阵阵清香。

  “今年的新米要挑到哪里卖?”记者问。

  “留下自己吃的,剩下的全在网上卖!”杨光明回答道。

  今年,大碾坊村发展了240多亩优质水稻,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村支书石正永正带领村民抓紧时间收割剩下的几十亩水稻。

  该村1230户村民,有210户贫困户。2012年,村里成立金浪香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优质稻,大部分贫困户参与种植,杨光明家就是其中一户。

  过去,每到秋收,合作社要组织社员到处卖稻谷、跑市场。今年水稻还没割完,这些优质大米就已经列入省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的订单帮扶项目。上线短短几天时间,合作社前期收购的6万公斤稻谷已被预订了大半。

  扫描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提供的二维码,记者点击手机,进入贵阳市贵乌社区微公益服务平台。在“订单帮扶”页面,产自大碾坊村的优质糯小米、紫米、大米琳琅满目。

  记者填写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支付52元(含10元配送费)后,成功订购了5公斤来自大碾坊村的优质大米“白苗香”,一周后,包装好的大米就会送到记者家中!

  今年8月,由省扶贫基金会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共同打造的贵州省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平台由一个信息总站和1700多个社区服务终端组成,覆盖全省1700多个社区(办事处),辐射上海、大连、杭州等8个对口帮扶城市。

  贵州省扶贫基金会组织发动社区的爱心单位和个人给贫困地区、贫困户下订单;贵州省农联会则在驻村干部的协助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从事劳动生产,完成订单;1700多个社区服务终端则成为“公益电商”,将贫困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四面八方。(樊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