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现场直击

24.11.2016  22:32

搬到山下去 换种新活法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现场直击

千户彝寨长桌宴。

铜仁市江口县凯德办事处周屯安置点。

少数民族群众庆祝搬新家。

六盘水 “搬”“扶” 一体兴乐土

记者再次见到彭兴莲,她正拿着一把竹扫把熟练地在农庄里挥舞着。

“来来来,到屋头去坐”,见到记者,她忙停下手中的活计,领着记者朝家里走去。

与一个多月前的略显冷清空荡相比,新添置的电视机、音响、餐桌等物件,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饭菜香味儿一起,为这个家增添了许多温暖。

彭兴莲说:“我们原本是住在钟山区大河镇大地五组,住的是砖房,里面除了冰箱、几把椅子、几张床,再也没有其他像样的家具。而且用水、用电都很不方便,路也不好,孩子们去学校,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现在好了,一出门到处干干净净,孩子上学也方便。下雨天再也不用给他们准备两双鞋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六盘水正在全力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自古以来,安土重迁。可当一方水土不再能够养育一方人,只能搬出世居的大山,作别眷恋的土地。

如何让举家迁移的百姓先安居,再乐业?六盘水不仅明确了方向,更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的推进着。

要安居,先得有合适的地方居住。

为此,六盘水以城区、园区、景区为重点,科学规划选址,把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发展能力差的贫困人口集中搬到资源要素聚集、公共设施齐全、发展空间大、致富门路多的地方,同步解决搬迁移民的产业和就业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一体新格局。

人都搬出来了,大家原本的土地又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六盘水牢牢抓住“三变”改革这个“牛鼻子”,在迁出点通过合作社、平台公司盘活移民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搬迁群众以土地流转、资源入股等方式获得稳定的资源性收入。

目前,全市包括易扶搬迁区域在内的所有乡镇、社区、村实现了“三变”全覆盖,参与“三变”的农户有38.89万户128.25万人,其中贫困户11.16万户33.17万人,带动22万贫困人口脱贫。

住的问题是解决了,以后的生计又该何去何从?

对此,六盘水立足山地特色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新型城镇化优势资源,选准脱贫有支撑、致富有门路的安置点。

一元钱一个的烤洋芋、两元钱一个的烤鸡蛋,一天就能卖出上万元的收入?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却发生在了水城县居民范小本的小摊上。

范小本的家,在水城县新建的海坪彝寨扶贫搬迁安置点里,为了给像她一样没什么手艺的搬迁户谋条发展的路子,水城县以野玉海景区为依托,建起了小商铺,还为搬迁户们提供了环卫、酒店餐饮、景区保卫等6类工作岗位共1016个就业名额。

“虽然还没正式开工,但我觉得应该比以前种地轻松。而且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家里。”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搬迁户罗开选择了景区保卫的工作。

截至11月20日,六盘水市共实施易扶搬迁6533户25274人(其中贫困人口4871户18385人,占72.74%),建设安置点44个,完成投资123031.6万元,建成住房5008套;第一批项目房屋主体完成98.01%,第二批项目房屋主体完成56.63%,已搬迁入住657户2302人,占应搬迁人数的9.1%。

下一步,六盘水还将继续打破原行政区域限制,灵活实施移民跨区域安置,同时紧盯“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目标,将省下达的“十三五”易扶搬迁任务集中在2016年至2018年完成,2019年、2020年重点聚焦后续发展,确保“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并以县级政府统规统建为主、乡镇集中力量做好精准工作、群众工作、后续发展工作,让贫困群众搬出脱贫动力,搬出致富希望。

黔南 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新家宽敞明亮,大到床、电视、沙发,小到牙膏、牙刷、毛巾,政府都周到地给我们准备好了,这日子可比从前在山沟沟好过多了。”虽然已经搬进新家一周了,94岁的罗秀香老人还是忍不住感叹新家的好。

让老人高兴的事还真不少。孙子罗遵华在都匀城里找到了一份木工工作月工资4000元左右,家里的娃娃也顺利地在城里的学校念上了书。“搬家之前,我还担心能不能真正在城里扎下根,现在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心里踏实了。”老人笑着说。

在黔南,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像罗秀香老人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彻底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黔南州从对象识别、安置点选择、移民后续扶持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注重贫困户精准识别。黔南州紧盯远离集镇、生存条件恶劣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双50”村寨,让“麻山、瑶山、月亮山”连片特困地区优先搬迁、地质灾害点和生态脆弱区优先搬迁、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户优先搬迁,有年轻劳力的贫困户优先搬迁、房屋破旧的贫困户优先搬迁。

选好安置点。该州按照“以区位优势确定安置点、以资源禀赋确定安置类型、以就业岗位确定搬迁规模”的原则,重点围绕县城、产业园区进行搬迁安置,推行“532”安置机制,即县城及产业园区安置50%,重点集镇安置30%,中心村或零星搬迁安置20%。2016年,全州6.23万搬迁人口中,在县城和产业园区安置占62%,集镇安置占30%,中心村安置占8%。

集中规划建设。黔南州在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中,兼顾居住价值和商业价值,在“保基本居住”不负债的前提下,对移民房简装修,让搬迁贫困户“拎包入住”。同时,全州各个安置点都规划和配套建设有商业门面、平价超市、停车场和公共服务场所,由政府性公司经营管理资产,或向有经商意愿的搬迁户平价租赁,有利于实现搬迁户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注重后续扶持。2016年9月,黔南州出台了《关于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狠抓“4×3”后续扶持服务机制的贯彻落实。该州积极盘活“三地”(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统筹“三就”(就业、就学、就医),强化“三保”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狠抓“三所”建设(经营性场所、农耕场所、公共服务场所),确保移民增收有保障,不断激发移民内生动力。

建立双包保制度。即迁出地干部包保和迁入地包保,包宣传、包搬迁、包就业、包脱贫,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建立移民迁入融入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与移民“结穷亲”、“打伙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迁入地,帮助群众战胜精神上的贫困。

据悉,截至11月20日,今年第一批搬迁安置的11211户47661人(贫困户32354人)房屋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已搬迁入住1809户7446人,年底前可实现全部搬迁入住。第二批项目搬迁安置的3465户14618人(贫困户11239人)房屋主体工程顺利推进,可实现2017年3月底竣工,5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

搬迁群众在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马别新村广场开展文艺活动。

钟山区大河生态农庄。

马别新村里人来人往。

铜仁 紧扣“精准” 应搬尽搬

“这山望去那山高”,这是铜仁多数农村的真实写照。重重大山横亘眼前,阻挡着农村发展的脚步,铜仁仍有数十万群众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渴望脱贫致富。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铜仁市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号工程”,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让49284户205060人搬出大山,搬进新家,脱贫致富。

如今,站在自家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前,杨卫平脸上显露出满足的微笑。过去,他常常站在老家破旧的老屋前,眺望着远方,一脸迷惘。

杨卫平祖辈居住的江口县白云村,在大山之上,山高路远,贫困如大山世代困扰着村民。他少年时便下决心要在县城建房子,他说:“一定要搬到山下去,去换一种活法。”

今年8月,杨卫平作为江口县凯德街道周屯安置点的第一批搬迁户,终于搬出大山,住进新家,圆了梦想。和杨卫平一同搬到周屯的,还有白云村、凯里村等地的150多户人家。

搬到周屯的群众刘愿发说:“村里很多人奋斗一辈子,就只为了搬出这个穷窝窝。”对他们而言,只有搬出大山,才能远离贫困,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既是顺民之举,也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铜仁市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等的农村贫困人口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并紧扣“精准”二字,确保应搬尽搬。

该市实行就业岗位定搬迁人数、以群众意愿定搬迁地点、以搬迁人口定安置面积、以家庭情况定脱贫措施的“四定模式”精准规划布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今年该市新建安置点87个,搬迁安置15436户63894人。

搬出大山,并非简单挪窝换地。铜仁市提出,绝对避免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农村搬到农村的现象,将安置点选在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切实让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只是手段,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才是真正的目的。”铜仁市决策层多次反复强调,要让搬迁群众有就业、有保障、能致富,杜绝搬穷、搬贫现象发生。

铜仁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把解决好搬迁群众长远生计作为目标,围绕就业和增收两个核心,着力改变安置点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该市从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帮扶措施,建立产业发展带动一批、就业创业带动一批、开发就业岗位扶持一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动一批“四个一批”长效机制,对搬迁群众进行精准帮扶,把就业岗位落实到人、扶持政策精准到户、产业帮扶精准到安置点。

记者了解到,周屯安置点周边有高效农业示范园、精品水果农业示范园、特色产业园和猕猴桃种植基地。入住安置点后,刘愿发和妻子便到周边的园区务工。他说:“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终于有盼头了。”

这些新型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山水与文化融合,现代与传统并存,形成了一幅优美乡村美景图。“要加深移民和本地居民彼此文化了解、推动感情相互融合,加快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家园。”铜仁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该市按同步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创业机会、美化居住环境,突出山地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让搬迁群众依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并且同步调整优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实行户籍迁移自主和居住证制度,根据安置点类别采取城市社区模式、设立搬迁户居民小组、组建社区服务机构等多种管理服务体制,让农户真正享受到进城后的尊严,增强群众的归属感。

黔西南 融合搬迁 留住乡愁味

入冬了,天黑得早。七点不到,义龙试验区顶效镇马别新村的高楼里已灯光闪耀。来自望谟县深山区的761户老乡搬迁至此近一月,快快乐乐地开始了新生活。

“真是没想到我们能住这么好的电梯房,超市、诊所、警务室全都有,媳妇一来就进了楼下的鞋厂打工,下个学期我们就把孩子带来这里读书,一家人在这里好好生活咯!”望谟县麻山镇的黄显觉得日子很有盼头。

兴义木贾商贸城、兴仁县东湖街道办的“在水一方”安置小区、贞丰县者相镇安置点等地,都洋溢着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蓬勃生机。

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是石漠化特困地区,截至2015年底,该州共有贫困人口43.23万,全州9县(市、区)中,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4个同步小康最困难县中,黔西南有3个。

黔西南州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对这部分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困局,并以此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旅游产业化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6.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4万人),包括省已下达的25.3万人规划指标和极贫乡镇新增的9200人搬迁计划。

黔西南将全州8个县、市及新区划分为五大扶贫攻坚战区,分别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及兴义军分区负责包保。五大战区各级分管单位纷纷签下军令状,并且在自己的辖区规划出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在五大战区的框架下,全州各县(市、区)组建脱贫攻坚突击团,乡镇组建脱贫攻坚冲锋队,村级组建以“五人小组”为主的脱贫攻坚尖刀班,立足发挥党建扶贫云的作用,使每个安置点、每个迁出村寨、每个搬迁群众都有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干部全程负责,做到群众不脱贫,工作不脱钩。

脱贫是搬迁的核心,黔西南州坚持以稳促搬、以产带迁、先产后迁原则,大力培育发展食用菌产业、薏仁米产业、农村劳务输出等十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实以产业促进就业。并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文化遗产收集保护区,通过文化传承助推旅游产业促进就业。同时还实施了“乡村发展倍增计划”,根据贫困群众发展意愿,通过党委政府、各级干部及社会各界的帮扶,让搬迁群众“能致富”。

目前,州及各县市已初步落实就业岗位,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台账。截至10月底,全州搬迁入住3249户14104人,户均1人以上就业全面落实。

搬迁不只是搬人,还要搬心。黔西南州结合地方实际,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目标,以“七个搬出”(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倍增、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为工作要求,依托“搬心、搬神、搬产、搬家”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迁出地、安置地自然、人文、社会等资源整合,确保在新家园留住“故土情”,体会“乡愁味”,增强“获得感”。

同时,在搬出地创办了“倍增课堂”、搬入地开办了“社区课堂”,通过“两个课堂”,让搬迁群众深切感到不是他们去融入城市,而是城市主动靠向他们、融入他们;让搬入地群众看到搬迁群众是人才,是财富,而不是负担,使搬迁群众与搬入地群众共同团结和睦地开启新生活。

2016年,省发改、移民、扶贫、财政联合下达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第一批项目搬迁任务43351人;第二批项目搬迁计划26038人。截至目前,第一批项目已建成住房9129套,完成总量的91.4%,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3998人。第二批项目已建成住房5133套,完成总量的86.8%,完成搬迁入住106人。

11月11日,黔西南州发布“脱贫攻坚战区三号令”,以省委“五个绿色”战略为引领,着力创建“脱贫攻坚·五个绿色”小镇,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年底以前实现10.01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4.3%、200个贫困村出列、12个贫困乡(镇)“摘帽”;完成第一批4335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通过“脱贫攻坚·五个绿色”小镇建设,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州43.23万人实现脱贫等目标。(宋洁 杨聪 黄瑶 梁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