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提升

22.09.2015  18:08

               

中国网9月22日讯 近日,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9月22日-25日在黔南州都匀市举行。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在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各级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围绕八项行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14年,贵州省茶园达到662万亩,产量达到18.1万吨,产值达165亿元。

今年以来,贵州茶产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目前全省茶园面积689万亩(投产茶园423万亩),加工企业3040家,产量20万吨,产值202.8亿元;预计全年产量22万吨,产值220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

“茶产业跨越发展的显著成绩,是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历亲为,不遗余力推动协调、推介、卖茶,泡茶的结果,是财政、扶贫、国土、发改、林业、水利、经信等部门集聚大量资金投入茶产业的结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是科技部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在国外推进茶展、旅茶旅一体化、茶叶出口、税收减免、茶文化推广的结果,是宣传部以及省内主要媒体在强势宣传推介的结果,更是金融机构在贷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农民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勤奋工作,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把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八项行动,做实做深做透做精细,把贵州建成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围绕以“三绿一红”为重点的品牌建设,抓好宣传推介,使贵州茶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在全国迅速提升

◆ 去年以来,国内平面媒体报道贵州茶产业动态2420条、广告1071条。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专版报道20个;省外报刊50余篇,省内《贵州日报》等1200余篇。

◆ 在央视、贵州卫视等电视媒体宣传报道1445次,滚动播放广告716条3.9万次。“三绿一红”品牌和《贵州茶香》在央视投入广告费1.12亿元。在国内主要门户网站报道4763条。据专业调研机构评估,《贵州茶香》MV上半年在央视三套播出176次,总收视率38.55%,累计接触近4.7亿人次,预计年底累计接触人次突破9亿。

◆ 创办“黔茶资讯”、“贵州茶香”等微信公众平台,目前阅读及转发信息人数分别达15万、12万人次。配合省委宣传部开展2015“多彩贵州有多彩”系列网络文化传播活动之贵州茶香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42家省外主要网媒参加。

◆ 先后组织开展了贵州茶产业十大系列评选,2015年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宣传推荐贵州茶,2015年全省春茶斗茶赛,2014年度贵州名茶最佳销售奖、名茶销售最佳企业、贵州茶产业第一县等系列评选活动。

◆ 开展茶文化“六进”活动528次,引导形成全社会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设立省内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251块,其他户外广告牌1041块。“贵州绿茶”地理标志产品年底将完成申报工作,茶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6个。

◆ 省茶文化研究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叶协会、省茶叶学会等行业组织,在举办各种大型茶事活动中,承办了一系列工作,成为推动茶产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三绿一红”品牌覆盖茶园达201万亩,使用企业352家,省外销售网点3774个、网上销售点576个。2014年至今产品产量3.6万吨,实现产值70亿元。

二、围绕目标市场,抓好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

◆ 一方面,围绕目标市场,牵头组织2769家(次)企业参加境外或国内茶事活动(展会)547次,其中省农委组织参展22次。在全省开展品茗活动527场次。省内旅游景区“五一”、“十一”品茗活动实现常态化,目前已累计组织1119家企业、在155个景区、197万人次参加品茗,现场销售2300余万元。

◆ 另一方面,推动渠道落地,基本实现省外主要城市全覆盖。先后协调支持213家茶叶企业到32个省(市)建立营运中心,开设旗舰店、形象店、专卖店等3583个,其中专卖店421个、店中店75个、专柜108个、代销点2979个。推动贵茶、贵天下等企业进入吴裕泰、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系统7904个。湄潭翠芽、绿宝石入驻老舍茶馆。贵州茶进入省内390家星级酒店宾馆。在贵茶公司、经典公司茶园开始了定制销售。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阿里巴巴等主流电商平台,有贵州茶叶店铺1692家、单品9272个。在淘宝贵州馆以及遵义、铜仁、印江等茶叶主产区地方馆中,茶叶已成为销售主体。建立产地茶青市场101个,中国茶城、都匀毛尖茶城等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省检验检疫局数据,2014年全省出口茶叶1154万美元,同比增长663%;2015年1-8月出口1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0.2%。英国茶叶著名的太古集团已与思南签订了10万斤的绿茶采购合同。

三、围绕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推动实现加工升级

◆ 组织开展“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10个茶叶品牌27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今年3月15日由省质监局、省农委发布实施。全省共召开标准宣贯会议40次,确定宣贯企业602家。都匀毛尖等5个品牌已制备实物标准样品,并分发到各品牌使用企业按标生产。

◆ 针对品牌旧包装标识的使用期限,协调省食药监局延长至今年底。从去年至今,引进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台湾等14个省(市)和地区182家企业、投资29.5亿元。万达集团在丹寨县已开工建设茶叶加工厂,占地206亩。加工企业集群效应初现。全省注册茶叶企业3040家,固定资产165亿元。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45家。通过QS认证448家,获对外贸易经营资格65家。

◆ 推动组建黔茶联盟等7家企业集团(联盟),联结上游企业179家,覆盖茶园73.1万亩。初制企业1903家,清洁化生产线985家;精制企业379家,精深加工企业20家,开始走上茶叶初精制分离、拼配数据化的道路。贵茶公司今年已精制绿宝石、红宝石70万斤,年内可达100万斤,产品通过欧盟463项检测。贵天下公司仅今年8-9月份精制无污染•零添加茶叶价值近3000万元。

另外,茶叶加工机械开始本地化生产。赐力茶机公司自主研发的茶叶生产线成套装备,已下线7条生产线,价值4500万元,填补了我省茶叶生产机械制造空白。印江、瓮安等地正在建设一批茶叶机械制造厂。

四、围绕集中度和质量安全,抓基地提质增效

◆ 在集中度上,致力推进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产业带、产业板块。茶园面积30万亩、20万亩至30万亩、10万亩至20万亩县分别为5个、6个、18个,万亩乡镇、万亩村分别为220个、53个。全省茶农135万户,茶叶合作社1179个,15亩以上的家庭农场52712户。省级30个茶叶园区成为现代农业园区重要力量。

◆ 在质量安全上,实行零容忍,推动绿色防控。制定《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大力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共完成防控示范面积195.7万亩。制定《贵州省茶园用农药规范化专营店(专柜)实施方案》,强化对农药等投入品监管。在31个主产县179个万亩乡镇全面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店(专柜)制度,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

◆ 在生产关键时节,先后26次组织专项检查组赴主要茶区开展质量安全督查。今年省农委、省食药监局分别抽检茶样702、406个,100%合格。创建贵州省茶叶质量云服务平台,已有28家企业上线。抓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

◆ 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制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实施方案》和《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抽检方案》,将任务作了分解安排。8月底已完成无公害茶园认定106.96万亩,其余面积正在数据录入阶段,9月底可完成200万亩目标。

◆ 印发《贵州省标准茶园创建实施方案》、《贵州省茶园间作树林及技术要点》,在万亩乡镇全面推广茶园管护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茶园除草机300多台套。支持瓮福集团推广茶叶专用肥1.1万吨,施肥面积14万亩。

◆ 推动茶旅一体化,推出湄潭、凤冈等十大最美茶旅线路,茶园已成为多彩贵州旅游重要目的地。

五、围绕科技、人才和金融服务,抓好产业发展支撑保障

◆ 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开展良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黔茶8号品种通过国审,“贵定鸟王茶”、“石阡苔茶”通过省审。建设完善一批品比园、母本园,为未来茶园品种调整提供技术储备,苗圃基地1.19万亩。

◆ 二是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至今共培训25.6万人次。举办“国家茶体系、中茶所专家走进贵州”培训会,全国10余名专家对主产县500人进行了加工技术培训。邀请中茶所、杭州茶研院、浙大、湖南农大等专家、教授100余人次赴黔考察;陈宗懋院士5次赴黔考察指导。

◆ 三是协调金融机构支持茶产业。农村信用社通过“致富通”、“黔微贷”等产品向茶农、茶企贷款,2015年省信用联社发放贷款4.4亿元。国开行建立茶产业小额贷款融资模式,累计发放贷款10.5亿元。省建行推出“助保贷”、“黔园通”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4亿元。省农行发放贷款1.6亿元。黔茶联盟以“联贷联保”、“保贷通”、“互惠贷”等形式为成员解决非质押贷款1.5亿元。(韩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