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坚守

16.07.2016  03:09

贵州: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坚守

                                                                            --徐静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

连续多年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年又再受广泛关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的主题,显然更加坚定而清晰地回应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升华伟大的时代。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定要有新的文化和这个时代相呼应。而贵州应该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新文化创造中大力弘扬历史积淀的优秀生态文化传统,为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首先,弘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新概念时,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表达深层的内涵是,生态文化应该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不可忽略的内在核心,即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内化为建设者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建设者的自觉行动。

这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人往往把生态经济等同于生态文明。其实,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的是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的概念更加丰厚,而生态文化则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题中之意。历史上,贵州各族群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留下了许多符合生态规律和生态价值要求的贵州经验、贵州故事,积淀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积淀在贵州地域上的优秀生态文化传统,增强当代人的生态意识、生态自觉和生态自信。

其次,弘扬“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生态文明作为理念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因而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选择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国际、国内反思非理性发展而取向于理性发展的成果。而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是在2007年的“十七大”,之后5年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被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既明确了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具象目标,又强调了在其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功能。正是基于对生态文明的这种既是理念又是行动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论断。这一论断无疑包含一个基本的逻辑结论,那便是理念与行动的交融,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内在特质,而实质就是要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贵州是阳明文化的发源地,王阳明被贬贵州后,受到纯朴、善良的贵州人民的关心和爱护,参悟出“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因此,在生态文明既是理念又是行动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贵州历史上积淀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推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再次,弘扬“美美与共”的和谐观。生态文明在从理念到行动,尤其到今天理念与行动交融的探索过程中,经过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行动上的不断到位过程,其间需突破若干认识上的局限和行动上的偏差。反思基于生态文明阶段论认识的局限而带来的认识误区,认为生态文明必须取代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迈开工业文明阶段,显然陷入了唯阶段论的困境。

人类社会从来就是多元文明共存共进共荣的社会。历史上,工业文明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农业文明,相反是提升了农业的文明程度。今天提出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替代以前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而是进一步提升我们工业和农业的文明程度。这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这种多元文明共进的指向更加明确。

贵州文化的特点,就是“”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相交织,多彩多样的贵州文化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引领下能和谐相处。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包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明。因此,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贵州历史上积淀的不同文明与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观,更加推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让生态文明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连续多届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就是在生态文化积淀深厚的贵州,打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文化新平台的伟大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应该越办越好,使之成为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文化走向的主阵地,并借助这个阵地更好地传递贵州声音、中国价值,勾画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