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优化规划发展布局建设宜居宜学宜商宜游城市

26.06.2015  13:46

筑城广场。

    在东门老城墙边的广场,市民在晨练。

    小车河湿地公园。

    树荫下的北京路。

    云岩区东线片区是贵阳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

    ■题记

    六月的贵阳,风清气爽,到处散发着蓬勃的气息。

    细数近年来贵阳城市建设点滴:

    城市规划上,从“摊大饼”变为“蒸小笼”,按照四个功能分区的定位,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

    发展空间上,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抓手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心改造,合理将老城区人口向周边城区疏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

    生态建设上,按照公园城市的部署,抓好“千园”布局规划,加快构建“五位一体”城市公园体系。

    ……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到来之际,贵阳市以更美的姿态展示给世界: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创新思路、推进“疏老城、建新城”和公园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格局优化,推动城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召开之际,贵阳市处处洋溢着一鼓鼓锁定目标、铆足干劲建设魅力贵阳的正能量。

    近年来,贵阳以“疏老城、建新城”为主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贵阳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去年初,贵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规划工作职能的意见(试行)》启动实施,围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目标,促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民生保障规划“六规合一”。按照“组团式规划、功能性布局、协同化发展”的思路,力争5年内形成以老城区和观山湖区为核心的“两核、多组团”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并推进组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增强组团服务功能。

    贵阳提出这一举措,原因在于贵阳与平原地区城市不同,地形条件非常特殊,南岳山脉、黔灵山脉、百花山脉等一连串重叠环绕的大山将城市分割,使得中心城区、次城区、三县一市在空间距离上相距较远。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等发展要素仍然高度集中在云岩、南明两区,形成中心拥挤、外部疏缓的城市格局。

    “疏老城、建新城”工作的开展,将有效配置城市整体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老城区过于集中的人口加速稀化,构建多中心城市格局,确保贵阳建设发展的空间实现倍增。

    通过突出政府统筹、强化规划引领、优化批建程序、提升服务水平、严格后续监管等措施,贵阳市城市格局发展将从“摊大饼”向“蒸小笼”转变,“学规划、懂规划、用规划、守规划”的氛围逐渐形成。

    组团式发展 城市格局优化的创新举措

    近年来,贵阳市以“疏老城建新城”为抓手,从加大棚改资金筹措力度、优化改造模式和推进项目快速实施等方面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引导老城区人口逐步向周围城区疏散,并完善新区功能,实现区域发展平衡,同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

    去年,贵阳市纳入省级目标的4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21576套安置房均实现开工,完成19个项目8044套安置房基本建成任务;彭家湾、渔安安井、洛解、大坡等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9576套安置房顺利分配入住,超额完成7600套的省级目标任务。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贵阳市坚持“市统筹、区为主、同标准、快推进”和“六统一”原则,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分工合作。由市级统筹规划、资金、改造时序;区级负责房屋征收,配合实施单位完成项目实施。

    同时,贵阳市在摸清棚户区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地块项目库,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改造规划;按照疏老城“多拆少建、只拆不建”的基本要求,结合改造工作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今年贵阳市将完成包括南明区米市巷、云岩区飞山横街等22个非集中成片区棚户区改造。全市32个“疏老城、建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合理疏散15800余人,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释放城市公共空间21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21块。

    推进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将加快贵阳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引导人口、功能逐步向周边城区疏散;增加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完善新区城市功能。

    棚户区改造 “疏老城建新城”的重要抓手

    生态是贵阳最大的优势,也是贵阳发展始终坚守的底线,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贵阳市坚持生态优先,巩固“创模”成果,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保护计划,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贵阳市提出实施“公园城市”工程,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原则,保护山体和水体,形成绿地体系完整、园林景观风貌良好、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环境;加强各类公园建设,构建纵横双向公园体系,增加公园数量,丰富公园类型,提高公园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公园城市”。

    在建设生态环境方面,今年贵阳市重点推进东山、云岩区文峰苑、南明区李家山、狮子岩、乌当区梅兰山等5个山体公园,开阳环湖公园、清镇市梯青塔湿地公园、观山湖区喀斯特公园、白云区曹关湿地公园、息烽县团圆山森林公园等5个专类公园建设。此外,贵阳市今年将加快推进272个社区院落绿化,筹措200万元资金给予支持,重点打造23个院落,将具备条件的建成社区公园。

    在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方面,贵阳市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通过因地制宜地优化各类绿地空间布局,指导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针对公园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人均指标低、公园类型欠缺等问题,专题重点规划,合理布局新增公园绿地,每个区县要布局一个城市综合类型公园。

    在完善公园绿地体系方面,贵阳市以实施“千园城市”为载体,着力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

    打造“千园城市” 生态文明的贵阳实践

    ■生态贵阳·故事点击

    疏老城建新城——

    告别低矮老旧房

    6月23日,在米市巷非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花坛、树池的修建,6月底,这里将变成一个舒心的小花园。

    今年2月之前,这里还是只有两栋八十年代老旧砖瓦房的老房子。说起原米市巷100号,曾经的住户袁兰萱打开了话匣子,“1982年,我分得这栋糕点厂宿舍楼一间24平方米的新房,当时是糕点厂最好的房子,能住进去还挺幸运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的发展,周边盖起了一栋栋高楼,这栋80年代的红砖瓦房显得异常突出。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加上上个世纪的一些生活方式延续到今天,越来越让人苦不堪言。“屋子没有厨房。一层8户人家,都是在走廊做饭。每天到了做饭时间,整栋楼都飘着油烟,呛得人直打喷嚏。”袁兰萱说,更苦恼的是上厕所。一栋58户人家,只在一楼有男女厕所各3个蹲位,到2010年才从旱厕改为冲洗式。

    今年2月,当米市巷非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项目签约工作启动时,袁兰萱和邻居们都喜出望外,不出几天时间,该地块涉及到的79户就迅速完成了签约。袁兰萱拿着47万的货币安置,再添了些钱,在国际城购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公寓房。

    同时让居民高兴的是,这里的棚户区改造“只拆不建”,不是拆掉老楼再建新楼,而是腾出空地建成公共绿地和社区公园。

    与袁兰萱相似,家住桃园路的陈玉琴每个星期都要到保利·凤凰湾项目转一转,看看回迁房的进展。“现在的樱花大道,绿树葱茏,空气又好,和以前的老电厂完全不一样。”陈玉琴说。

    保利·凤凰湾项目是贵阳发电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属我市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项目,贵阳发电厂在2012年5月永久性关停,厂区周边的居民区建筑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2013年4月,贵阳发电厂厂房及周边老居民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改造面积近19万平方米,涉及房屋征收户约321户。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商业、居住及其他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性社区。目前,项目1号地正在有序施工中,樱花大道、沿河漫步道等景观绿化已建成。

    袁兰萱和陈玉琴的经历只是贵阳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坚持“市统筹、区为主、同标准、快推进”和“六统一”原则,因地制宜、加强协调、分工合作。由市级统筹规划、资金、改造时序;区级负责房屋征收,配合实施单位完成项目实施。

    同时,我市在摸清棚户区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地块项目库,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改造规划;按照疏老城“多拆少建、只拆不建”的基本要求,结合改造工作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

    本报记者 牛悦 金毛毛/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