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贷私募债破“冰” 意在破解小贷“高利化”尴尬

07.08.2014  10:13
        (记者  姚玉洁)上海首单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债6日发行,票面利率8%。融资通道打开,意在扭转小贷公司“类高利贷化”的错位和尴尬。

        记者采访发现,成立小贷公司的初衷是缓解我国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题。但由于杠杆率偏低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小额贷款公司生存发展遭遇瓶颈。一些小贷公司受高利润诱惑,成为高风险融资的“通道”“过桥”,沦为各种形式的“类高利贷”。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监管越来越严,银行、信托做不了的高风险业务,往往通过担保公司、小贷公司来操作,小贷公司不“贷小”,大量资金流向钢贸、小型房地产等投机领域,当然贷款利率也较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地区小贷公司平均贷款利率在15%至18%左右,部分还会收取咨询服务费。在其他省市,小贷公司贷款利率达20%至30%甚至更高。

        浦东浩大小贷公司私募债6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这是上海小额贷款行业首只私募债,发行总金额3000万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8%。

        这意味着小贷公司融资方式迈出重要一步。按照此前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可向2家以下金融机构融入不超过注册资本50%的资金。受限于资金瓶颈,小贷公司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的能力大打折扣。

        而即便是如此低的杠杆率,多数小贷公司依然无法用足。出于对小贷公司经营风险的担忧,银行普遍对小贷公司融资持谨慎态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仅有一半左右的小贷公司能获得银行信贷,融资余额26亿元,仅占小贷公司贷款余额的13%。

        “小贷公司发行私募债,有望打破融资瓶颈,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将翻番。”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杨国平说。

        8月1日,上海市金融办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了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允许优质小贷公司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上市挂牌、信贷资产转让、行业内部拆借等融入资金,为金融机构开展小贷公司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空间。

        截至2014年6月末,上海已有120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筹建,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67亿元,其中114家已开业小贷公司累计放贷1274亿元,贷款余额201亿元,其中面向小微企业和面向“三农”的贷款余额合计占约七成。

        按照上海“小贷新规”,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合规经营、风控良好,主体信用评级及主管部门监管评级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可通过上述融资方式,融入不超过净资产100%的资金用于发放贷款,并可探索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此前,上海首批小贷公司已获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有助破解小贷公司“信息不对称”瓶颈。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吴俊表示,小贷公司杠杆率放宽到100%,意味着上海小贷公司服务小贷的能力可以放大一倍。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督促小贷公司按募集资金用途真正把信贷投向小微和“三农”;强化小贷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做到风险可控;随着试点企业积累经验,上海将在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稳妥推广私募债等融资新途径。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