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创新社会管理观察

11.08.2014  18:19

  三伏天的赤水街头,气温有三十四五度。周末的街口,总能看见臂带袖标的“社区义工”执勤,在烈日下劝导行人走斑马线。这些义工是机关党员,受社区党支部指派来为群众服务的。

 

  为什么社区党支部可以管理机关“”大的党员呢?今年,赤水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革掉党员干部身上的“官气”,让党员接地气,实施了机关党支部到所驻社区报到,机关支部党员到家庭住址所在地社区报到的“双报到”活动,让党员不在社区“潜水”。活动旨在打通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了保障机关党员沉得下身子,赤水市出台配套文件规定:“双报到”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对机关党组织的考核,表现不合格的支部和党员一律不得评先评优;社区支部对报到党员实行“一人一档”,记载党员参加社区组织活动情况;市委组织部在干部考察,提拔使用干部时参考党员“双报到”活动表现,从机制上促使党员既接受机关支部管理,又接受社区支部管理。

 

  “丁支书,我报到来了,请你安排我的工作。”3月3日,市委书记张集智到太平社区报到,认领了共驻共建岗。在他的带领下,市委常委班子、县处级党员领导和124个机关支部,1840名党员纷纷到城区9个社区支部报到。

 

  城市社区低收入群体密度大,单靠社区帮扶力量太薄弱。9个社区筛选出困难家庭1230户,让机关党员结对帮扶。

 

  康乐社区的焉先正在贵阳医学院上大学,父亲是间隙性精神病患者,家里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生活,市地税局党员龚利承担了他上大学的生活费。机关党员像这样纷纷走进困难家庭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你们党员好啊!”边城赤水处处流淌着关爱。在老城社区,报到的机关支部还募集了10万余元“红色关怀基金”。半年时间,支部和党员共帮扶社区困难家庭1300余人次,送去帮扶金41万元。

 

  有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一拖几年也没有办理,让这最后一公里无限遥远,成为社区干部的心结。

 

  太平社区电影院公厕因欠缴水费4000多元,自来水公司停水,造成化粪池堵塞,已停用数月,臭气熏天,给小巷10多家早餐店、小吃摊及游客带来不便。市城管支部在社区了解这一情况后,局长严永江立即安排工人对公厕进行了维修,并让水表清零,还聘请了一个公益岗位人员打扫卫生,公厕重新免费开放。

 

  “不做锦上添花,专做雪中送炭。”太平社区办公楼狭小。市委书记张集智第二次到社区服务时,帮助协调市房管所,将空置的400多平方米办公房转拨给社区作办公房。

 

  在老城社区,“双报到”党员还成立了义务巡逻队,轮流值班巡逻,增加老百姓的安全感。

 

  在赤水,党员“社区义工”活跃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双报到”跨越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