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民心 通向致富——贵州农村公路建设扫描

24.01.2016  11:31

 

  贵州美,美在山,美在水。

 

  山水之间,路路相连。

 

  这是一条坎坷的长路,这是一幅壮阔的画卷,这是一首奋进的壮歌!

 

  “十二五”,是我省农村公路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经济社会效益最突出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公路人牢记“三个服务”理念,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修筑富民小康路,写下催人奋进答卷。

 

  十二五”以来,我省全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省委、省政府连续10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十大民生实事”,2012年起又将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指标列入全面小康社会民生工程24个核心指标。贵州公路人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农村公路大发展的壮丽诗篇。

 

  我省山区多,经济总量小、农民居住散是两大发展“短板”,而农村公路和物流站点的建设,使全省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初步形成,打通了我省农村发展的“任督二脉”。

 

  道路通,百业兴。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成为贵州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公路通到哪里,哪里就注入了活力和色彩。新改建的国道、县道和农村公路沿途,正演绎着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

 

  一条条农村公路建成,客车开进村,货车开到寨,农用车开到田间地头,方便了群众,运出了资源,换回了钞票,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改变着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成为广大农村奔向小康的快车道,沟通政府与农民的连心桥。

 

  交通建设,铺下的是路,立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对于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的贵州来说,如火如荼的农村公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全省涌现出许多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专业村,“订单农业”越做越大。城镇、乡村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条条农村公路,也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党“执政为民”的丰碑。

 

  按照“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的要求,贵州省公路部门出台了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各地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领导组,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目标、责任主体和工程时限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

 

  人民公路人民建,资金不足县乡筹。省公路部门采取以劳抵资、资源整合、村企合佃、项目带动、能人资助、以大带小、以强助弱、以富帮贫等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为解决地方资金到位难的问题,各地采取了银行贷款、盘活土地、招商引资等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40亿元以上。

 

  “十二五”,我省农村公路共投入建设资金428.6亿元,为“十一五”时期总投资的2.23倍。建设通乡油路425公里、通村公路5091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50807公里。2012年底,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2015年底,实现75%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贵州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成果,得到交通部的肯定。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胤感慨说:“五年来,全省公路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公路综合服务功能和安全保障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展望“十三五”,宏伟蓝图令人振奋:构建大枢纽,优化大路网,强化大服务,干支公路高效链接,农村便捷畅通,全省公路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贵州公路人将创造更加辉煌的篇章。   贵州日报记者 黄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