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永放光芒

15.01.2015  16:19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中国西南。贵州高原。黔北娄山关。

 

  西风凛冽,晓月凝霜。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站在21世纪时空的经度和纬度上,仰望诗歌的高度,触摸历史的厚度,体悟生命的热度。《忆秦娥·娄山关》,这阙博大雄壮之歌,这首人类千古绝唱,至今仍镶刻在娄山关的雄峰之上,雄浑,昂扬,澎湃,荡激。

 

  娄山关下,红军山麓,湘江河畔,红花岗前。时间被永远铭记在80年前,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真理与谬误反复较量,终于冲破了思想藩篱,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抗争,转折,奋起,胜利。从此,遵义红楼便舒展了红旗上最鲜红最耀眼的一角,矗立为精神丰碑,凝炼为遵义会议精神。这种精神,被炮火洗过,被机枪扫过,被飞机炸过,用火淬过,用血浸过……廓开迷雾,又见朝阳,淘尽黄沙,始见真金。

 

  这是伟大的转折,这是中国革命全新的里程碑,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红军,这支钢铁锻铸的队伍,攻战娄山关,四渡赤水,抢渡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攀雪山,越草地,走了二万五千里。向北!向北!诠释了革命精神的热度和生命的力度,凝炼为长征精神。这种精神,被敌军追堵出来,被南瓜汤滋养出来,被理想信念孕育出来。至今,仍令人惊心动魄,激扬振奋。

 

  长征,人类史上的三大史诗之一,地球上的红飘带,史无前例的经典战例,前所未闻的壮丽史诗,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从1935年春天走来,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走来,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走来。遵义红楼,伟人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引世人喟叹,供世人思索,令世人敬仰,春夏秋冬,岁岁年年,晨起暮落,周朝不息。

 

  80载岁月峥嵘,80年弹指一挥。

 

  抚今思昔。4000万贵州人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开创了新时代的贵州精神,挥毫泼墨,描绘了一幅贵州高原的崭新画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长征”奇迹,“多彩贵州”展翅欲飞——

 

  且看,“四化同步”火了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花开几枝,“5个100”园区星罗棋布,“遵义造”走进“天宫”谱写神话,“贵阳高新”迈向新高度,贵州白酒酒香溢全球……现代高效农业根深叶茂,茶叶、辣椒、竹子、蔬菜、红高粱、中药材、干鲜果和畜牧水产转型升级,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憧憬希望……“爽爽的贵阳”扑入国际视野,红色圣地遵义醉美喷香,“中国凉都”六盘水转型升级,“黔东门户”铜仁后发超赶,改革试验区毕节西部开发唱响,瀑布之乡安顺山高水长,贵安新区乘“”而上……。从东到西,沿南望北,如今的贵州,一座座现代化的都市,天蓝,水清,山绿,街净,灯明,商兴……宜居、宜业、宜游,好一派繁荣景象。

 

  且看,“四在农家”美了乡村。走路不湿鞋,煮饭不用柴,饮水不用抬,新农村里乐开怀。乡村阡陌纵横,田畴铺绿,产业兴旺,五谷丰登,鸡犬相闻,邻里和睦……敬业、诚信、友善,好一派和谐景象。

 

  且看,现代交通提了速度。“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空港机场向云端放射出彩带,神鹰展翅,游弋长空;无数条高速公路宛如飘带,贯通城乡;无数条铁龙纵贯南北,黔渝高铁建设提速,贵广高铁神采飞扬。连接长江、珠江航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通江达海”渐行渐近。至此,贵州周身经络连接,血脉畅通。高速、通达、通畅,好一派繁忙景象。

 

  且看,生态文明绿了贵州。群山舞动绿的精灵,田园演奏绿的乐章,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贵阳生态文明论坛国际会议引全球关注,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如火如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和乡村旅游“候鸟经济”有了贵州高度的“深呼吸”。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贵州“懂绿”,坚守、梦想、展望,好一派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景象。

 

  且看,精神文明隆起“高地”。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遍地馨香,传承、创新、升华,与时俱进,好一派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景象。

 

  且看,改革开放不停歇。秉承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大地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不断催生:省委、省政府“两山”地区扶贫开发快马加鞭,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落成圆畅游蓝天梦,西电东送铸成贵州西部大开发大手笔,贵州全面实现“两基”迈入西部地区前列,关岭自治县“定产到户”顶云经验在全国率先推行,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村改革经验写进中央文件,正安县300“娘子军”南下广东首开贵州有组织劳务输出先河,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先行先试,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劲迸发,“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唱响旅游文化品牌。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引起全国反响,贵州20413个行政村提前3年实现村村通电,贵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惠民众,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建设通车,贵广快速铁路通车……当下,事关经济、统筹城乡、扶贫、生态文明等改革“施工图”宏图绘就,正在扎实推进。规划、设计、实施,好一派改革转型跨越的景象。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四化同步,提速赶超,转型跨越。

 

  “坚持既要‘赶’又要‘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是一种新常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开放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一种新常态。

 

  80年来,4000万贵州人民后发赶超,砥砺奋进,经济社会步步攀高,城乡面貌巨变一新。

 

  80年来,贵州,这片中国西部的秀美山川,因历史悠久而深沉厚重,因风景如画而迷醉客人,因红色传奇而世人景仰,因美酒飘香而盛名远扬。

 

  80年来,贵州,一江展开画卷,一竹泛起绿浪,一芽铺开茶海,一椒染红朝霞,一瓶酒香世界……

 

  80年来,贵州,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执笔:本报记者 王其伦 通讯员 许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