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

21.08.2014  18:47

  一个1780万元的项目节约金额198万元,节约率达10%;一个829万元的项目节约资金160万元,节约率19.26%;一个7680万元的项目节约资金768万元,节约率10%……从今年6月开始,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驶入全面加速的轨道。

 

  面对发展新形势、改革新任务,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采访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阳光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红色遵义释放出振奋人心的能量,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唯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改革创新是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站在新的起点上,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用改革作为唤醒和激发工作的内生力量,把改革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净化招投标环境,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缘 起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势在必行

  据权威资料披露,全国每年政府投资项目中,70%的重点项目招标不规范,50%的大案要案与招投标有关。

 

  和全国一样,遵义市在公共资源交易这一领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违规现象,部分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等问题和现象时有发生。

 

  就遵义市来看,仅以2012年5月到12月底的860个项目为例,发现有20%的项目均是以拦标价中标的。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这一公共的命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2012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9个市(州)均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年5月15日,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率先在全省正式揭牌运行。

 

  2012年6月,中央在南昌专门召开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为遵义市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3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防止腐败的利器之一是深化改革,特别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反腐力度,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改革环境,遵义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把“公共资源交易”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来抓。遵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办公。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同志在批示中这样要求:尽可能优化招标流程,科学简化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又好又快,公平公正。

 

  回想改革之初,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石茂彪告诉记者,公共资源交易,涉及错综复杂利益,在这强大的阻力面前,要打破公共资源交易灰色利益链条,瓦解不法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当初的确经历了一场思想阵痛的“拷问”。“针对遵义市的客观情况,真正让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没有改革的勇气和挑战的精神是很难进行这场改革的。”石茂彪说。

 

  改革三招

  交易电子化 管办分离 制度体系构建

  思路决定方向,方向引领改革。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拿什么来改?怎么改?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对于遵义来说,没有现成的例子可参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鉴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存在的种种深层次问题,为加快推动改革,遵义市委、市政府从市级顶层设计着手寻求突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刚一成立,就派出两路考察组分赴四川、安徽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行城市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机制入手,实施全流程、全方位改革,构建起一整套全新机制。

 

  路径一:搭建电子化交易平台

  纵观以往的公共资源交易运作模式,出现了较多的缺失或漏洞,其中最核心的在于交易环节、流程和手段等方面设计的不科学性,有机可乘的“人为”因素太多,致使交易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和乱象。借助于科技化手段来弥补传统交易中的不足,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设计的电子化招投标应运而生。

 

  这个以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导航化、信用信息化和监管网络化为主,搭建公共服务、项目交易、监管分析、综合管理等四大平台的电子化交易平台,具备了提供全流程和全方位电子交易服务系统的功能,从而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主体提供方便、快捷、智能、高效的分类服务。实施电子化招投标的最大特点和好处在于招投标的全部活动都在网上进行,实现所有招标项目全过程电子化,俨然“高考式”的电子化招投标达到了有效的切割效果。

 

  一刀,切断招标人与中介代理间的关联。长期以来,招标人要实现自己的意愿,就要找自己信得过的招投标代理公司。实施电子化招投标后,代理公司是由招标人从交易中心的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从而切断了代理公司和招标人之间的利益联系。

 

  二刀,切断投标人与代理公司间的关联。在以前的招投标中,为了让自己中标,投标人往往要通过代理公司帮助自己围标和串标,电子化招投标的所有程序都在网上进行,信息保密,无法进行围标和串标。

 

  三刀,切断评标专家与投标人间的关联,“高考阅卷”式评标实现了专家不知道评谁、投标人不知道谁在评的目标。以前,投标人会找熟悉的评标专家为自己评标,实现自己的愿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建立了不良行为记录等问责制度体系,评标专家临时在全省统一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投标人无法掌控专家,专家也无法知道评的是哪家投标人。

 

  四刀,切断投标人与招标人间的关联。在常规的招投标中,招投标双方会相互联络,以期实现彼此间的利益最大化,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流失,工程交易中的灰色利益土壤往往滋生于此。现在,招标人不知道有哪些企业参与投标,投标价是多少等等,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控中标。

 

  “这是遵义市公共资易交易改革最为关键也最成功的探索。”石茂彪把电子化招投标称作改革的“物理切割原理”。他认为,这种网上发布信息、网上报名、网上制作标书、网上交保证金、网上评标等整个流程极像现代高考报名、考试到录取的一体化景象,安全、保密程度极高,使得交易主体无法捆绑在一起,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因素,打破和颠覆了传统招投标模式。

 

   路径二:实施管办分离运作机制

  以往公共资源交易之所以出现不良现象,究其根本在于管理体系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全方位、多层面的防控体系。现在,一方面,采用网上备案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网上公告、报名、购买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文件、开标、评标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全过程电子化网上留痕、可溯、可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另一方面,遵义市还建立健全了自上而下的监管网络,凡是进入交易中心的工程项目,还必须接受市公管委、市公管办、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监察部门、交易中心内部风险防控部门等多个层面,强化了监管力度,真正实现了管办分离。

 

  路径三:健全制度体系纵深推进改革

  在改革的进程中,遵义市政府出台了3个纲领性指导文件,公管委出台了25项管理制度,交易中心则出台了68个涉及具体改革的文件、制度、纪律要求、工作规则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设计到具体操作,形成了改革的完整体系,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上明确了交易各方责任,规范了交易行为,确保了交易管理规范且顺畅运行。

 

  实际上,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催生的技术手段、管控操作、制度保障三大经验,仅仅展示的是改革的大致脉络和过程。值得关注的是,这项全新的改革背后,更多彰显的是这个40多人的交易中心团队所凝聚的胆识、定律和正能量。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调整,相当于把别人这盆菜端走,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触接的利益团体会越来越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石茂彪说,自身队伍也需要改革,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转变观念,顶得住压力,要做好思想准备,让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坚定不移往前推。

 

  从今年6月起,遵义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电子招投标。截至目前,该中心进入电子招投标程序项目28个,已经完成电子招投标项目9个,实现了阳光公正交易,基本解决了围标串标、挂靠投标和中介不中、监管乏力、专家不正等现象和问题。

 

  改革在路上

  资金节约率提高

  7月21日14时30分,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大厅内,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公租房建设项目开标会准时召开,这是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实行电子招投标以来第三个实现招投标全程电子化的工程项目。

 

  在开标现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投标人并没有携带又厚又重的投标文件,而是带着几张轻便的电子光盘(U盘)。

 

  成都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职员袁军说:“以前投标携带投标文件十分麻烦,现在只要携带很轻的几张光盘(U盘)就可以了,而且也不用来回奔波,真是太方便了。

 

  开标会上,主持人介绍完业主、监督人员后,启动电子招投标系统,大屏幕上显示了在网上报名投标的13家投标人。

 

  其中,有6家上传了电子投标文件,并派代表来到现场,完全符合开标条件。

 

  紧接着,6家投标人分别将CA电子证书插入电脑,对上传的电子标书进行一次解密。工作人员随后也插入CA电子证书,对电子标书进行二次解密。投标单位名称、报价、工期承诺、质量承诺等信息,即时在大屏幕上公开显示。

 

  用时10多分钟,开标结束,进入评标过程。在电子评标室,5位评标专家在评标室内使用电脑进行独立评标。评标过程全程监控,整个评标过程采用了“高考式”阅卷的评标办法,避免了评标专家滥用自由裁量权。

 

  评标专家评审后,系统自动汇总评分,生成评标报告,评标结束。中标候选人名单即时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上公示。第一中候选人标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报价17820333.34元,与招标控制价19800399.75元相比,节约投资金额198.01万元,实现节约率10%。

 

  参加开标会的各方人士纷纷表示,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招投标,大大节约了招投标参与各方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把“人治”让给“机器”,实现了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招标过程的规范科学、评标活动的公正合理。

 

  “以前全部是人工操作,人为干扰因素多,信息容易被泄露,造成了围标串标的现象严重。”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所有的文本都用电子文档,招标投标由电子系统完成,公正性、公平性和节约率大大提高。

 

  早在之前,遵义市文化小学和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两个项目都由电子招投标完成,实现了阳光公正交易,基本解决了围标串标、挂靠投标和专家不正问题。

 

  遵义市文化小学综合教学楼施工项目拦标价829万元,中标价669元,节约资金160万元,实现节约率19.26%,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安装标段施工项目实现节约率10%,节约资金768.68万元,平均资金节约率达10.90%,远远高于今年1至5月的580宗招标项目0.69%的节约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财政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一位业内人士举例称,遵义市从2012年5月至今年6月的2063宗项目交易,成交金额571.2亿元,但资金节约率仅为0.97%。如果这2063宗项目资金节约率都能达到今天的10.86%的平均资金节约率。那么,将节约财政资金56.22亿元。

 

  而去年,遵义市的1600个政府投资项目中,总交易额达300亿元,但节约率不到1%,节约资金不到3亿元。

 

  据预测,今年这项改革,按年内交易总额300亿元计算,半年将为财政节约资金可达16.3亿元,资金节约率提高10个百分点。

 

  交易成本降低

  以前,招标人先到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然后到交易中心发布交易信息,交易中心发布信息后,投标人到交易中心报名。

 

  报名结束后,代理公司到交易中心领取报名名单,然后发售招标文件,代理公司和投标人都要跑很多趟,这一过程起码要3到5天。

 

  以前制作纸质标书起码要花15天,现在在网上下载电子标书,制作完毕只要3到5天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就可以节约12天时间。

 

  现在从报名开始,全部流程都在网上进行,不用找中介、制作纸质标书、交纸质文件、跑去现场交保证金等,现在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投标人节约了来回奔波的时间。

 

  在没有实施电子化交易的时候,完成整个招投标过程起码要40天,现在只要25天就可以完成,至少可以节约半个月的时间。

 

  更值得肯定的是,电子化交易改革降低了交易成本。以往一个工程交易项目,招标人请中介需要花不小的成本费用,投标人购买一份纸质标书需要3000到8000元,而且,请人编制标书视行情待定,成本更高,如果需要围标串标,则更要购买几份甚至十几份标书,大大增加了投标人的成本。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一个1000万元的项目,仅标书这个环节就要付出数十万元的成本,如今,现在从网上下载一份电子标书,包括填制标准化的文本标书在内,只需要500元到800元,请人花高价制作标书的现象几乎不存了。

 

  另一个现象显示,现在一个工程交易项目,只允许一个投标人交一份保证金,而以往围标、串标少则七八份,多则十多份,而且还因诚信问题存在退还保证金发生纠纷的风险等不良现象。

 

  监管力度加强

  “违规如洪水,制度如河堤,河堤不牢,洪水就会泛滥。”石茂彪说,建立规范系统的交易制度体系,是保障交易公平公正运行的前提。

 

  据介绍,在传统的招标模式中,标书制作、工程预算、标书购买等均在中心外操作,仅报名和开评标在中心内部进行,交易核心和关键环节脱离了监管监控视线。

 

  遵义市公共交易中心成立后,建立“制定规则—规则执行—执行监督”的三分架构,管办分离,使相互边界清晰,形成权力间的三足鼎立、相互制衡态势,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权力正常、健康运行。

 

  改革进程中,严格、规范、科学的标准化运行机制,实现交易各方主体有序运转。在技术手段上,通过“网上企业信息库”实现资格预审、网上招标投标、电子辅助评标、网上银行、全程电子监控等,有效地防止挂靠投标、围标串标和专家操控。

 

  与此同时,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的运行,与市公管委(办)综合监管、行业主管部门招投标全程和现场行政监督、监察机关全程电子监察、社会监督员现场监督和交易中心内部风险全程见证防控,这种“内外兼修”整体联动的多管齐下的监督方式,真正做到了交易关键环节可控制,违规交易痕迹可追溯,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交易项目顺利进行,理清了市场交易秩序,保证了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作。

 

  政府公信力提升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之前,由于制度和手段的缺失,导致专家不正、企业不诚、监管乏力等现象,如今通过电子招投标,实现人机对话后,弥补了这些不足。

 

  工作人员张文龙告诉记者,电子化招投标最大特点是在开标前,任何人都不知道有哪些投标单位,有多少家,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传统招标无法保证交易阳光、公正。部分项目存在导向性标书制作排除潜在竞争者、与投标人合作开展围标串标,虚高工程预算拓展灰色利益空间等方式将交易“操作”完毕,再进入中心再进行“公正”交易,完成了交易合法化程序。

 

  “以前,传统招标缺乏有效监管,电子化交易提供了科技监管的手段。”石茂彪说,电子化交易进一步充实和优化流程,保证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达到公正化,解决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切断了灰色利益链条,铲除了滋生腐败的温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深化改革进行时,遵义市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正行进在路上。

 

  电子开标现场

  链 接

  交易过程留痕可查,违规行为可追可溯,交易各方利益链条被切割斩断,信息公开公正公平达到最大化……历经两年半的探索、创新和实践,率先在全省开展公共资源改革的遵义市,走出了一条以现代电子化交易为平台、以管办分离为运作机制、以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为保障的方便、快捷、智能、高效的立体化改革模式,从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资金节约率大大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监管力度大大加强,滋生腐败的土壤“温床”大大降温,政府公信力大大提升,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然来临。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不仅是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公共资源配置和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迫切需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站在风口浪尖的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大博弈、大较量,攻坚克难中显得从容不迫,其创新经验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当下,当我们回头审视仍在进行中的这场改革时就会发现,改革需要勇气,改革更需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