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校长为贵州大学2015级研究生开讲新生入学第一课

14.09.2015  21:17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李宇轩 报道|摄影 丁奕辉) 9月13日18时许,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为2015级研究生新生开讲的入学第一课在北区体育馆一场馆举行。本次讲座以新平台·新视野·新起点·新高度为主题,由郑强校长对当下教育模式如何创新,中国梦的内涵,如何培养爱国精神品质等一系列与当代青年理想与奋斗紧密相连的话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郑校长在本次讲座中,充分展现了自己诙谐幽默而不失大家风度的“强哥style”演讲风格,在近210分钟的演讲中,博得了在场的1000余师生逾180次掌声。

演讲伊始,郑校长就以“学生是检验教育的唯一标准”为切入点。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模式未能真正吸引学生,而是过度以呆板、僵化的“命令-服从”体系将一些陈旧的价值观念强行加给我新生代学生。他强调必须对学生群体加以正确的引导,“即使马云来到我们学校演讲,我也会告诉他,应该介绍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以及通过现代高新科技成功的经验,而非炫耀自己富足的生活状态。”

谈及教育模式时,郑校长强调,当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用心关爱学生,而非用命令与教条桎梏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很多解放军哥哥恋恋不舍,而很多学富五车的教授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子女十年,却无法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理解敬爱与敬畏的区别,我们不了解真正持久的爱不仅需要付出,也需要相互的亲近和感受,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

郑校长还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揠苗助长的宿疾。“我们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受两句话荼毒至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大力加强学龄前教育’。”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学生创新与变革的天性遭到残忍地扼杀,而求知的渴望也在机械命令的驱赶下被消耗殆尽。但与此同时,教育模式对于孩子也存在着过度的宠溺,这样的宠溺无疑同样会使得孩子被囚禁于温室之中,造成天性中冒险与创造精神的缺失。”

郑强校长还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缺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郑校长首先以效仿美国式自由政治,逆向民族主义思想风行的乌克兰等国家为切入点,针砭了当下中国大学生精神凝聚力的缺乏,表达了对大学生对于悠久文化、光辉历史、发达科技和优越制度缺失信心的忧虑。“我们的中国梦不应当空虚,而应该是对自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一种高度自信”。

讲座结束后,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张同学说:“校长的演讲让我明白了对祖国的热爱是无条件的,祖国的地位高于金钱、权力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财富,这种爱国精神的觉醒使我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