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从地区时代迈向城市时代

23.09.2014  12:25

  8月召开的铜仁市委一届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铜仁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决定》,提出实现城镇发展“三年大会战、四年大提升”的“两步走”战略。

 

  2011年11月铜仁撤地建市以来,铜仁市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推动全市由“地区时代”转入“城市时代”,城市建设走上新台阶。

 

  两年来,铜仁市围绕“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城市定位和“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实施“五城联创”和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十大提升工程”,城市在建设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中秋节,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刘烨返乡过节。现年27岁的她是思南县人,对铜仁的第一感觉是:“这还是我认识的铜仁吗?

 

  刘烨记忆中的铜仁停留在7年前,“那时的铜仁路没这么宽,楼没这么高,公交车没这么好!”刘烨笑着说,要不是偶然知道北京有直飞铜仁的航班,她又要错过铜仁了。

 

  近年来,铜仁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市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铜仁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42.8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3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38.41%。

 

  城市建设,路网引领。当来自贵阳的肖羽开车行驶在滨江大道上时,她不住的感慨铜仁的变化太大了。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快新城区骨干路网建设,相继建成滨江大道、灯塔大道、大兴城市快速大道、塔坞连续线、睿力大道、楚溪大道等城市主干道。”铜仁市住建局副局长王黔江给记者介绍。

 

  目前,铜仁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长度已达111公里,其中主干道51公里,次干道60公里。到2014年年底,全市人均道路面积将有望达到10平方米。

 

  今年,铜仁还将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150公里以上,环东大道、桃园大道、五福大道前期规划及评估已经完成,日前将开工建设。

 

  如果说路网是铜仁城市建设的血管,桥梁就是铜仁城市发展的主要关节。

 

  蜿蜒曲折的锦江河为铜仁增添别样美景的同时,也把铜仁市分割成了一块块互不相连的陆地。桥梁建设在铜仁市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11月,总投资4693万元的西门桥拆除重建工程建成通车,长约90米、宽35米,双向6车道的西门桥,成为铜仁主城区新地标;今年,该市又启动了总投资8000万元的清水大桥改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将于近日开工建设,工期一年半。

 

  近年来,铜仁市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城市桥梁建设,西门大桥、东门大桥、鹭鸶岩大桥、南岳大桥等桥梁工程相继建成完工,理顺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输体系,为城市快速发展注入了动力。

 

  “未来,铜仁市将按两年一座桥的速度,对主城区的主要桥梁进行改扩建或重建,提高城市道路通融水平。”铜仁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副科长袁飞告诉记者,不仅跨河桥梁加快建设,人行天桥建设也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部分。据悉,年内,该市将建成水果市场、金滩、黑松塘等人行天桥工程,加快城区市政功能提高工程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围绕加快主城区、工业园区和各区县新城区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快速发展。”铜仁市住建局局长刘晓林说,按照建新城与疏老城同步推进的要求,铜仁正加快新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增加城市扩容能力。

 

  按照建设新区、改造旧城的建设发展思路,铜仁实现“连片开发、连片拆迁、连片改造”。在碧江区和平乡工作的蔡止涵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买在铜仁川硐教育园区,希望为小孩上学提供便利。

 

  川硐教育园区是铜仁市新开发的新区之一,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首期建设约2.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铜仁学院、思南师范、铜仁一中、铜仁医院、体育场、居民居住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多所学校和多家单位。“新区发展潜力很大,教育资源丰富,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蔡止涵对记者说,建成后的川硐教育园区将成为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

 

  目前,碧江新区、灯塔工业园区、川硐教育园区、大兴科技工业园区、谢桥新区建设快速推进,武陵大道、碧江新区“四横二纵”骨干路网建设有序推进。同时,旧城区改造也在同步推进,今年,铜仁市将加快五完小片区改造、桐梓巷片区改造以及各区县旧城改造速度,年内新增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推进城市扩容提速。

 

  2011年,铜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9亿元,到2013年达26亿元,铜仁市城市建设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铜仁市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1至7月,已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4.77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65公里,新建城市公园及广场13个,新改扩建农贸市场3个,续建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