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纪委六个服务“最后一公里”筑起一路阳光

02.07.2014  14:03

图为6月24日雷山县丹江镇纪委书记访问产业发展户。


  图为4月20日,雷山县第五纪工委书记李胜林在永乐镇开屯村开展地网行动(家电下乡)专项核实调查工作。


  图为5月16日永乐镇丛木村民利用惠民资金查询平台查询2014年第一季度农低保兑现情况。

 

  中新网贵州频道   题:雷山纪委六个服务“最后一公里”筑起一路阳光

 

  作者:李雪 李军

 

  “妈妈,你看,找到了我们村各家得低保的情况,我们家的在这里!退耕还林的也找到了,我们家去年共得207元。”这是贵州省雷山县乌冬村6年级的学生潘小丽在村里的“阳光惠民资金终端监督查询平台”查询自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受益情况。

 

  今年以来,雷山县纪委为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查阅惠民资金兑现落实情况,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位、做到家,打通互联网时代的“网上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县设立阳光惠民资金终端监督查询平台。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寨安装了12个阳光惠民资金终端监督查询平台。同时纪委开通“阳光雷山”网站,将全县各乡镇、各村广大群众应当享受的农低保、一事一议、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惠民政策,全部公布在网站上,通过互联网实时查询惠民政策和惠民资金兑现落实情况。

 

  “网上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只是雷山纪委“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系列的一个,这样的最后服务一公里还有5个。

 

  民生监督特派组,打通监督上的“最后一公里

 

  2014年3月11日,雷山县民生特派监督工作启动,全县8个民生监督组前往各乡镇、村组开展民生监督工作,打通监督上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三访直通车”,受理基层群众信访反映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中党政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特别是贪污、截留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村务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不公开,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欺压群众等问题,推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目前,全县建立民生监督特派组8个、民生监督责任区15个,村务监督委员会163个,实现乡镇、片区、行政村全覆盖。

 

  推行“摇号”查作风打通作风上的“最后一公里

 

  2013年11月以来,雷山县设计制作了“摇号”专用软件,购置执法记录仪8台,定期“摇号”,对干部职工“庸、懒、散、慢、浮、冷、硬、横、推、拖” 等现象,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曝光,让干部职工知道有一群人在“盯着”自己。截止6月13日,通过“摇号”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6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组织处理10人,打通作风上的“最后一公里”。

 

  “七必访”,打通感情上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区内的小姓户必访、贫困户必访、产业户必访、返乡户必访、民生项目资金受益户必访、教师必访、离职老党员老干部必访。这是我们坚持的七必访。通过这七必访,我们打通与乡亲感情上的最后一公里。”雷山纪委驻郎德镇民生监督特派组组长唐家英娓娓道来。

 

  此外,雷山纪委还要求责任区干部每周至少利用2天时间深入群众,主动上门走访,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做到“提人知情、提情知人”。做到面对面和群众交流,心贴心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为群众办事。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简单的问题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在每周一召开的民生监督特派组例会上研究,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有人管、有结果。

 

  “他们搞的七个必访很好,我们很得好处,最喜欢他们干部写的那个本子,今天你反映的问题,基本第二天就得到解决了,有的当场就解决,不像以前的一些干部,随便记记,之后就不了了之。”雷山县丹江镇陶尧村村民杨启华老人说。

 

  开展民生监督地网行动,打通能力上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群众反映不法商家涉嫌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的问题,开展了雷山县民生监督地网行动(家电下乡专项)入户抽查,共成立8个调查取证组,仅仅用了8天时间,完成了全县8个乡镇、163个村(居)委员会,9767件家电下乡电器,涉及247万元的补贴资金入户调查工作。共核实家电6452件163.63万元,占总补贴的66.23%。其中,不属实的家电2042件51.45万元,占实核家电补贴的31.44%。通过行动,锻炼了民生特派监督队伍,积累民生特派监督各项工作机制运行经验,切实发挥终端监督作用。

 

  实行双语办公,打通沟通上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4%、很多老年人听不懂汉语这一现状,通过利用双休日或夜间,请苗语老师给不懂苗语的干部进行苗语课堂培训,组织县苗学会的老师编写《常用苗语100句》1200余本,印发给干部自学,由单位的“苗语骨干”对不懂苗语的干部进行“传、帮、带”,把“双语”干部放在前沿服务等,积极推行“双语办公制”,消除干群之间沟通障碍同,深受群众欢迎和称赞。

 

  “现在进村来工作的民生监督特派组都用苗语来跟我们讲话,我们听懂了,用苗语来讲技术,摆道理我们觉得很好,大家听懂了,都愿意听嘛。”雷山县大塘镇桥港村村民李绍学老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