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驻村干部当群众“暖心秘书”

08.06.2014  14:12
跑腿秘书吴兴华(右)在登记村民送来代办的材料,以防丢失或忘记 2013年,驻村干部吴兴华在帮群众收割水稻 驻村干部吴兴华协助村民抬石头,修水渠

  中新网贵州频道6月5日电  贵州雷山县三百名驻村干部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化身群众“暖心秘书”,在驻村一线宣讲党策、真情解忧、真心帮富,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里,用实际行动奏响践行群众路线之歌。

 

  “双语秘书”来翻译  传播惠民“好声音

  “依党夺意见,哈弄巴罗维修水管(意为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今天我们来维修水管)。”5月12日,丹江镇陶尧村驻村干部吕涛涛用不太流利的苗语作动员。

 

  吕涛涛是铜仁思南土家族姑娘,去年8月考入丹江镇水利站,今年选派驻陶尧村。为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她主动参加镇里举办的“苗语”培训班,随身携带苗语读本,一有空就拿出来学习,经过三个月的苦练,常用的苗语让吕涛涛派上用场。两个小时后,破损的水管已更换,村里人畜饮水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雷山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2%,开展好驻村工作的“敲门砖”就是会说苗语,该县开设了苗语课堂,编发《常用苗语100句》小册子,发挥好“骨干”苗语驻村干部对不懂苗语驻村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双语”驻村干部,在驻点村宣讲和解读新农合、教育就业、农业补贴等党的惠民政策。“驻村干部用苗语解读新农合报销、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我们都听得懂。”丹江镇乌东村杨光敏老人笑呵呵地说。

 

  目前,该县已开展“双语”培训500余人次,“双语秘书”协助村党组织夜访农家1300余户,征求意见建议357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68件。

 

  “跑腿秘书”来帮忙  架起干群“连心桥

  “老吴像一头老黄牛,干事脚踏实地,从低保、医保的申请,到电费、话费的代缴……”西江镇大龙村支书杨兴建扳着手指数老吴为村民做的事。

 

  杨兴建口中的“老吴”,是驻村干部吴兴华,今年他再次踏上驻村帮扶征程。一年多来,他风雨无阻为当地群众代办代缴在他们眼里是“大事”的琐事杂事,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做实,与群众打成一片。

 

  5月16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西江镇,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蓝色手提包,里面装满了群众委托代办代缴的电费、话费、低保申请书等,来回穿梭于各站所的服务窗口。全部办完后走出镇政府大楼时已是下午五点。

 

  吴兴华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只是雷山县驻村干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全县三百名驻村干部依托村群众工作室,推行群众事务代办制,与村两委轮流值班,集中受理群众委托事项,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目前,累计为群众代办代缴2516人(件)次,收集群众生活、产业等方面意见358条,解惑问题300余个。

 

  “小康秘书”来引导  铺设群众“致富路

  “350亩红豆杉长势喜人,今年再种植650亩,我们可以成立红豆杉协会。”永乐镇开屯村驻村干部穆仕贤给村两委开出“致富方子”。

 

  穆仕贤是县国土局的一名普通干部,驻开屯村两年多来,一直致力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种植红豆杉的致富新路子。他积极宣传动员村干部、党员带头示范种植,栽种的1.4万株红豆杉苗如今长势良好,预计两年后实现创收42万元,40户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头,纷纷开垦荒山要求种植红豆杉,一条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引领群众致富的新路正在成形。

 

  实现农村同步小康要依靠产业发展。全县三百名驻村干部担当“小康秘书”,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出点子、找路子、搭台子,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现拟定符合“当地发展+群众愿望+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65份,精准帮扶项目390个,涉及帮扶资金750万元,已落实帮扶项目63个、资金4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