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领导人服装预测:“汉服”大合影不大可能

05.11.2014  09:18

  2013年,印尼巴厘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身着印尼传统服饰“纱笼”出席为与会领导人配偶举行的活动。纱笼是东南亚独特的一种印染织布,被称做印尼国布,色彩艳丽,图案丰富。

  2004年,智利圣地亚哥,与会领导人身穿当地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

  2008年,秘鲁利马,与会领导人身穿秘鲁传统民族服装“彭丘”(poncho,西班牙语,音译,意为“披风、斗篷”),举行大合影。

   北京奥运会制服主创设计之一梁燕作出5大预测

  自从1994年印尼总统苏哈托为每位参加会议的领导人“量体裁衣”后,由东道主向参会领导人提供统一样式、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闲服装,便成为APCE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时隔13年,APEC会议重回中国,参会领导人将会穿着什么样的服装亮相北京?这是此次会议的一大看点。

   预测“汉服”大合影?不大可能

  对于本届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网上早有“预测”。鉴于唐装已经在2004年的APEC上海会议上亮相,很多网友都将宝押在了“汉服”上。但业内人士预测,汉服的“中签率”并不高,但不排除汉服中的某些元素运用其中。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女装专业方向负责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服主创设计之一梁燕告诉北京晨报(微博)记者,业界认为,通常意义上汉服来源于儒家的周礼服制,是中原民族所着服饰。“汉服”特点是交领右衽和束带系扎,少用扣子;平面裁剪,用料远远大于人体的覆盖,但是因为有束腰的系带的使用,会随着人体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线条感,穿着后有如行云般流动,意境与韵味十足。

  虽然汉服没有对身形的严苛要求,穿着貌似随意、包容性强,但是,汉服形制独特,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内着、中衣、外衣,结构有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袖、衿、衽、带、系等,是非常繁杂的衣着系统。尤其是贵族着装有严苛的规定,而且有礼服与常服、祭服之分,例如贵族常衣宽大袖长裾的大掖衣,世庶常服则为短衣小袖。

  据梁燕介绍,当时的“汉服”是基于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阶层差异而形成的服饰文化与服饰制度。但是,今天的APEC服装如果只是流于外衣的基本形制参考,可能对服饰文化的解读显得肤浅;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汉服的等级制度来制作,又有违现在社会提倡的平等自由的特点。“而且,汉服因为衣料覆盖面积大,活动受限制,在当时贵族生活状态中是合适的,但肯定不适合现代人普遍的快捷化生活状态。所以汉服成为APEC服装的可能性比较小。

   预测服装设计蕴涵东方美学

  梁燕说,中华民族服饰形式有千百种,但无法说哪种形式是完全意义上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相反,无论任何一种服装形式,能够称之为是“中华服饰”,恰恰是背后的精神与意境的一致性—是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人文气质。

  “今年的APEC服装应该是能够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包含进去,”梁燕说,“有文化的意境与韵味、考虑到人与服装的和谐共融和适体而舒适的状态,能够将东方美学中的意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又充分考虑到每位领导人的个体差异,对身材有较好的包容性。当然,越是这样的服装,每一个设计要素的选择都需要精准而简练。

   预测不是任何历史服装“翻版

  梁燕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今年的APEC服装应该既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典型服装形式的复制,也不是历史服装符号的翻版,但是又有中国服饰文化的经典传承。“比如经典的刺绣纹样与工艺、布料的织绣,比如传统的云锦、缂丝,都有可能用到。

  同时,最终亮相的服装还应该包容性很强,因为参会领导人的体态有所差异,所以必须要有可调节的松度,在版型上会体现平面结构和立体的结合。“但在必要的位置上,比如领口、袖口等位置,又都会保持必要的精致,可能会运用到镶滚等传统工艺细节的处理等。

   预测以服装修饰个体差异

  曾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服主创的梁燕告诉记者,与奥运会的服装相比,看似是“单个定制”的领导人服装,其实设计起来更需要高度的包容性。“各国领导人的体态差异度很大,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要尽量把差异度隐藏掉,以服装来进行修饰,这远远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