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助力 与古法宣纸来一场“说来就来的约会”

04.08.2015  08:31

人民网宣城8月4日电 (肖成)“宣纸是采用皖南山区泾县及周边地区所生长的青檀树皮和沙田高秆稻草两种纤维,在泾县当地用特殊山泉水,经传统工艺,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手工制作而成,供书画、装裱等使用的高级艺术用纸……

8月3日,皖赣闽主流媒体“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联合采访团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正值来自宣城水东镇近百名中小学生和家长来此参观,原料加工、抄纸、晒纸、剪纸,一道道精湛的传统手工工艺,让参观的中小学生充分了解了古法宣纸的制作过程,对有这样一种传统的手工工艺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据了解,宣纸源于唐代,产于泾县。宣纸位居文房四宝之首,寿命经过鉴定可达1050年以上,因此被誉为“千年寿纸”和“纸中之王”。宣纸的生产技艺在2006年与湖笔、端砚、徽墨捆绑申报了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9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位于群山环绕的中国宣纸文化园正在让古法宣纸制造这项传统的手工工艺为大众所知。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告诉记者,文化园内浓缩展示了宣纸制作的全过程,让高雅文化更接地气,更多人能近距离了解这项传统文化。

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来这里的江西和福建的游客越来越多,园子也越来越热闹。”胡文军说,高铁的开通,同样也让全国使用宣纸的画家、书法家,能够便利的来到这里了解古法宣纸的制作过程,与古法宣纸制作技艺来一场“说来就来的约会”。

目前,投入1.05亿元集宣纸历史、宣纸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为一体的中国宣纸博物馆正加紧建设,预计是十月份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胡文军说,为了迎接高铁时代的来临,文化园正加紧项目建设,届时将带给人们对宣纸的全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