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浙文化合作论坛 贵山论坛举行

09.06.2014  10:54

贵大新闻网讯 实习记者 慎志懿 )6月5日,以“王学:黔浙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主题的黔浙文化合作论坛、贵山论坛在我校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校长郑强出席并讲话。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郭学焕,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斌、副会长钱明、洪永铿等专家组成员,《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主任何萍,我校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人文学院院长庄勇,阳明学研究团队各位专家、师生代表等参加论坛。人文学院张明副教授主持论坛。

郑强发表讲话。他指出,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如果精神不强大,就不能算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之路一定要把道德、礼仪、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所用。他强调,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就是海纳江河,中国文化书院的建设一定要汲取其中的营养,贵大学子一定要有文化自信,在儒学的熏陶下培育海纳江河的胸怀。
随后,郑强校长为吴光、钱明颁发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兼职研究员聘书,张新民向两位研究员赠送《阳明学刊》。

吴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国学大师马一浮与浙江大学的渊源以及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吴光表示,贵大的中国文化书院是“儒学重镇、文化典范”。他认为,王阳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他的思想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知行合一,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二是明德清明,这是《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总结。三是致良知,即在实际行动中兼知兼行的实现道德要求,做到知行合一。他指出,阳明学说作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对当前的道德滑坡、官员知行分裂有着纠正的积极作用。他建议大学生要了解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所用。

钱明研究员对两位曾与阳明文化有关的大学校长,北大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自由思想和浙大竺可桢的“求是”精神作了阐释,他希望大家要思考大学的文化底蕴之所在。
张新民教授介绍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经历,颂扬了王阳明在苦难中体会生活的真谛,思考生命的真相,探寻人存在的价值,最终开创学派的可贵精神。他提醒大家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为人处事不能背离良知,共同团结奋斗发展中国。

庄勇教授就自身的研究经历以及人文学院的现状作了简明介绍,他希望在座的专家給予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院取得更良性的发展。
在互动环节,各位老师和学生与在场的专家就“如何运用阳明文化解决中国目前的学术困境”、“如何从史学的角度研究马一浮的理学与阳明心学”、“怎样运用阳明文化缓解大学生浮躁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王翼奇为中国文化书院题词“厚载健行”,并就该词的构成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发表了独到见解。

论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各位专家引经据典、见解独到的精辟论述使自己获益匪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习阳明心学的兴趣,领悟到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今后要以阳明精神为指引,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知行合一,共建贵大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