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渝合力 共建乌江

29.12.2014  10:47

  2014年12月24日,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在重庆市涪陵区召开共同推进乌江航运发展暨建设长乌两江航运枢纽研讨会,会议由涪陵区区委书记秦敏主持,交通运输部赵久冲总工程师出席,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朱汝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勤,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陈志刚、副厅长韩剑波,省航务管理局局长徐仕江、总工程师李作良,涪陵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洪义以及涪陵区相关单位领导、国内知名水运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李洪义区长首先介绍了涪陵水运发展情况及建设长乌两江航运枢纽的初步构想。
  陈志刚厅长主要围绕加快乌江航运发展,打造黄金水运通道,实现贵州人通江达海梦介绍了我省水运发展的迫切需求及主要做法。提出以黔渝合作共推乌江水运发展为契机,按照我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的要求,遵循“先通后畅、上下联动、远近结合”的原则,以“推进乌江航运发展、建设长乌两江航运枢纽”为目标,以“2015年全线打通乌江水运通道”为关键,突出“项目建设、航道提等、构建枢纽、培育产业、强化安全”五个重点,与涪陵区人民政府一起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加快通航设施建设。共同推进乌江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思林水电站通航设施、沙沱水电站通航设施和银盘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乌江航道升级改造。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等机遇,开展构皮滩、思林、沙沱和彭水电站二线1000吨级过船设施建设技术论证工作,努力促成构皮滩、思林、沙沱和彭水电站二线1000吨级通航设施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构建水运枢纽体系。优化沿江港口码头功能布局,提升乌江支流畅通水平,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有机衔接,强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效率,逐步建立快速高效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性和协调性,促进水运体系与其他通道协调发展,形成快速连接长三角的黄金水道。四是推动沿江产业发展。树立“立足交通、跳出交通、发展交通”理念,加强与沿江城镇规划、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积极引导贵州开磷集团、瓮福集团、遵义铝业等大集团、大企业向沿江进行产业布局,深度融入“一路一带”,共同打造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五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在水上安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船舶运输等方面深度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为贵州货物进出长江、乌江提供便利,共同维护乌江水上交通安全持续稳定,真正使乌江成为沿江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与会专家李一兵、李作良、李华国、柳恩梅及朱汝明、张华勤、韩剑波、梁雄耀等围绕研讨会主题展开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打通乌江黄金水道是贵州、重庆两地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战略机遇,共同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汇报,努力推动乌江航道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充分发挥乌江黄金水道优势,进一步带动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赵冲久总工程师介绍了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大体思路。他指出,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编制将重点围绕建设“四个交通”,紧密围绕国家“一路一带”等战略来制订。黔渝两省(市)提出建设长乌两江航运枢纽、共推乌江水运发展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并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水运发展中所取到的关键作用。
  研讨会后,在有关领导及专家的见证下,陈志刚厅长与李洪义区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推进乌江航道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努力促成构皮滩、思林、沙沱和彭水电站二线通航设施开工建设,解决乌江“通而不畅、通而不足”的问题、在涪陵区清溪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中,规划贵州省货物中转基地以及建立健全机制,实现两地人才、资源、技术信息共享方面达成共识。



研讨会现场


交通运输部赵冲久总工程师讲话


陈志刚厅长讲话


韩剑波副厅长在会上讲话


徐仕江局长、李作良总工程师在会上


陈志刚厅长与李洪义区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吕鹏 摄影报道